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大勝之後 國民黨須誠心思索“權利者責任”

2008年01月16日 09:09:00  來源:
字號:    

  “立委”選舉國民黨大勝後,似乎壓力全在國民黨這邊了。這當然也是,一個政黨囊括“國會”四分之三席次,是壓倒性優勢,仿佛局面又重回昔日國民黨的一黨獨大,怎不令對手民進黨心寒!不讓民進黨找到一個大選失利後,足以再做文章的新施力點呢!

  臺灣《聯合晚報》昨天的社論指出,國民黨問題是很多,老包袱並未全甩開,黨産麻煩未解,黨內缺乏民主機制,即使這次當選的“立委”當中,仍不乏形象備受爭議者,這等等問題,都不會隨國民黨的大勝而自動消失,反倒有可能因勝利,因“國會”內缺乏制衡力量,而在日後紛紛冒出頭來。國民黨現在很克制,是由於還有一場兩個多月後的“總統”大選,然而,就算“總統”大選也贏了,難道,“自我克制”,甚至進一步改造黨的體質與擴建內部民主文化,就不該繼續嗎?

  民主政治最美好的機制,無疑是,任何領袖、任何政黨,都有機會上臺做做看,但做不好,對不起,四年後,定期改選,就讓你下臺。民進黨執政八年,荒腔走板,換來今日“立委”大選慘敗之局,一點不冤枉。國民黨才贏得大勝,民進黨馬上就把對方抹上“一黨獨大”陰影,説真的,人民有警惕之心,是應該的,但民進黨可沒任何資格這樣説,過去八年,民進黨在朝小野大之下,幾曾尊重過“國會”?難道不是更惡質的“少數專斷”嗎!

  社論認為,國民黨贏得絕對優勢,必須誠心思索“權力者的責任”,民進黨會慘敗,條件形象不錯的民進黨“立委”參選人,跟著被拖累,這未必是每位勝選的國民黨人比人家強,而是選民選擇唾棄“阿扁挾持的民進黨”。國民黨勢必要想清楚,同時戒慎恐懼未來四年“國會”運作,否則,下次選民“會翻盤”的。

  社論最後指出,謝長廷與民進黨接下來會主打的,必然是讓民進黨不要也輸了“總統”大選,以致于國民黨“贏者通吃”,對臺灣民主不好等等。這種訴求,其實是不通的,難道又要重演朝小野大之局嗎?如果,謝長廷的路跟陳水扁不一樣,如果謝長廷在兩岸議題上走開放路線,那何必是他而不是馬英九呢?給馬英九、給國民黨一個機會,主導四年行政權與立法權,全力做做看,做不好,四年後讓他們輸,不更符合民主政治嗎?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