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公正變昏庸 民進黨的解讀邏輯令人嘆為觀止

2007年12月07日 09:24:00  來源:
字號:    

  “大中至正”牌匾下,曾寫下臺灣不少民主奮鬥的歷史,但這四個字,隨著選舉、藍綠惡鬥,意義卻已跟著染上“顏色”而被賦予泛政治化解讀。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專研儒家思想的臺師大中文系教授王開府受訪時,以王陽明的《傳習錄》表示:“大中至正的出處就在這裡。”“大中至正,乃是偉大的最高中道。”

  書裏的引言中寫到:“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這裡的“大中至正”,就是極為公正,不偏不倚。

  換到民進黨當局官員的眼裏,硬是有不同解讀。臺灣“教育部”取的是拆解説,“大中”和“至正”是二位昏庸無能皇帝的年號,“大中”是唐宣宗的年號;“至正”是元朝亡國皇帝元順帝的年號,元順帝就是被朱元璋打敗後逃走的皇帝。此外,“大中至正”還是清朝太監李蓮英墳前的對聯。

  因此“教育部”認為,蔣中正(蔣介石,字中正)倘若地下有知,也會贊成將牌匾拆除。

  “大中至正”規規矩矩就是出於王陽明傳習錄,代表的偉大的最高中道。歷朝歷代不知有多少知識分子引以為人生圭臬。陳水扁硬是選擇用太監李蓮英墳墓上,第一道門門框上的對聯:通幽向明昭千古,大中至正固韆鞦。來解釋馬英九想要挂上的“大中至正”,心術不言可喻。

  香港中評社文章指出,能把“大中至正”與清末太監李蓮英的墓聯穿鑿一番,陳水扁和民進黨確實能常人所不能,令一代大儒王陽明的偉大中道理想境界雲墜如此;甚至“大中至正”還被綠營官員拆開來解讀,“大中”為昏庸唐宣宗的年號、“至正”為元朝亡國皇帝元順帝的年號,至此,陳水扁所帶領的民進黨在臺灣所從事的“解構工程”正進入另一個階段,用嘆為觀止都不足以形容。

  其實,陳水扁自二零零零年當選以來解構的豈止是國民黨政權,通過大大小小的選舉操弄,將臺灣民眾裂解成藍綠兩大陣營。民進黨執政八年,臺灣的法界居然也開始分藍綠;更遑論一個真正民主的公民社會所必備的誠信價值,正被弊案不斷的陳水扁當局“上行下效”崩解中。

  二十年前標榜“民主”與“進步”目標創黨的民進黨,在其執政之後特別是選舉“躁動期”的臺前幕後身段,經常令人側目。現在,陳水扁不再遮掩,在其電子報中揚言,不但要拆“大中至正”牌匾,還要拆中正紀念堂——就是要解構大中國意識型態。

  不過,在領教了近日以來陳水扁翻雲覆雨的表演之後,這番選舉語言,民眾聽不聽,對選情有沒有用,不言而喻了。(張弛)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