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當局忙拆匾凸顯反民主 藍軍拼經濟顧全大局

2007年12月06日 14:51:00  來源:
字號:    

  臺灣“行政院”、“教育部”、“文建會”與“警政署”連手,在民主紀念館開闢戰場,引發新一波衝突。在這場被加工製造出來的戰爭裏,臺灣當局與臺北市政府宛如對壘兩軍,讓臺灣陷入“準內戰狀態”。

  最近國民黨推出一系列文宣廣告,強化經濟不振、民生困苦的意象,成功主導選戰節奏;不料“府院黨”反守為攻,硬是打出拆除“大中至正”牌匾議題,把選舉再度拉回政治戰場。

  臺灣《聯合報》今天刊文指出,民進黨的競選思維很明確,就是主打“聯合國”與“威權體制”,在這兩大主軸下,“公投”、討黨産、拆除牌匾都是工具,一切行動都圍繞著選舉需求,最好能誘使國民黨跳入戰場全力護蔣,讓馬英九及泛藍便成了執政黨口中的“威權餘孽”。

  馬英九深知民進黨招勢裏的企圖,因此在拆匾事件裏,國民黨中央與馬英九立場一致,都是保持安全距離,甚至在對戰前一刻拉住臺北市長郝龍斌,硬是將這場為選戰而戰的政治衝突,框限在“中央”地方對法律程式的爭議。畢竟從大局來看,馬英九主打經濟議題,當然不希望節外生枝,若政治爭議不斷升高,原本的民生訴求將失去焦點、頓時消音,重新陷入意識型態泥淖。

  國民黨高層坦承,國民黨不願陷入風波,即使牌匾被拆,對藍軍選情反而有加分效果,因為這凸顯民進黨違反程式正義與民主原則,將造成理性選民反感;倘若國民黨升高與民進黨對抗態勢,各種激進勢力爭出護匾,反而會引發中間選民反感,有利於綠軍進一步操作。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