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奇葩”校規不利於學生成長
學校是青春期男孩與女孩接觸時間最多的場所,應該成為青少年進行正常異性社交教育的主陣地,不能簡單粗暴地禁止男女交往。近日,有學生反映青島某高校的校規中,男女生的牽手摟抱行為被算違紀並受處分。
2016-10-31 11:09:00
廣州日報:治理“呼死你”要從源頭抓起
監管部門不妨加大外在監督的力度,倒逼網購平臺履行監管責任。一些網購平臺近幾年也出臺了一些制度,加大對騷擾消費者的賣家的懲罰力度,但總體來説還很不夠。如此源頭髮力,當能有效遏制“呼死你”猖獗的態勢。
2016-10-31 11:08:00
光明日報:讓法律為文物保護撐腰
2016-10-31 11:07:00
清華園站“退役”見證百年鐵路發展進步
2016-10-27 13:39:00
燕趙晚報:“老男孩”組合堪稱互助養老范本
互助式養老,以喚醒和提升老人生命活力作為養老的第一要素,通過運動、飲食、起居與情緒管理,形成系統的健康生活指導方案。
2016-10-25 14:30:00
工人日報:啥算“地方特産”?
需要對“地方特産”的評選標準、入選條件等給出明確的依據,並且建立評選和淘汰機制。近日,上海某公司推出的一款名為“狗屎糕”的産品引來不少質疑,該産品外包裝上印有“上海特産”的標識。
2016-10-25 14:30:00
工人日報:只要監管較真,“新藥數據涉假”就能治
如果查不到因造假而被公開處理的藥企、臨床試驗機構或CRO公司的名單和資訊,造假者自然“無所畏懼”。
2016-10-25 14:29:00
錢江晚報:廉價藥斷供!別讓貪婪戰勝百姓的利益
群眾指責醫院怎麼不賣,醫院指責藥廠怎麼不生産,藥廠辯解自己利潤低,利潤都讓中間商賺去了,黃牛又反過來指責醫院和藥廠,正是因為你們不賣才導致大家找我們。
2016-10-25 14:28:00
錢江晚報:街邊買菜被通報,監督有跑焦之嫌
明明可以把重點監督的對象放在領導幹部身上、把重點監督的內容放在“八項規定”的執行上,當地執紀部門卻過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了城管可以辦、交警可以罰、群眾可以監督的層面。
2016-10-25 14:27:00
研發高速磁浮彰顯中國鐵路“強實力”
2016-10-25 08:13:00
北京晨報:堵消費陷阱需司法給力
本想只剪個10塊錢的頭髮,被理髮師説動心,做了“一個37元”的髮型,結賬時卻要付1776元,因為不是一個髮型37元,而是做頭髮用的夾子,一個要價37元。
2016-10-24 10:54:00
北京晨報:不妨給“地方特産”一個法律定義
近日,上海某公司推出的一款名為“狗屎糕”的産品引來不少質疑,該産品外包裝上印有“上海特産”的標識。對此,上海市閔行區市場監督局工作人員稱,“狗屎糕”是否為“上海特産”尚難界定。
2016-10-24 10:54:00
京華時報:“死人領補助”隱喻基層治理雙重困境
對“死人領補助”等行為,不能以批評教育代替行政問責與經濟懲罰,對侵吞國家財産、侵害農民利益現象,不但要追責,還要追錢,大大提升違規成本。
2016-10-24 10:50:00
京華時報:航空管制漏洞不應是“房間裏的大象”
2016-10-24 10: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