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老男孩”組合堪稱互助養老范本
23日,杭州良渚文化藝術中心舉行了一場獨具特色的自發演出,四位平均年齡已經85歲的老爺爺——“隨緣老男孩”組合,登臺亮相,魅力四射,引發年輕人熱捧。(10月24日《錢江晚報》)
互助式養老,以喚醒和提升老人生命活力作為養老的第一要素,通過運動、飲食、起居與情緒管理,形成系統的健康生活指導方案。互助養老是一種全新的養老模式,作為社區養老的補充,互助養老更強調普通居民間相互的幫扶與慰藉。在杭州某社區,4位年過八旬的老人,因志同道合,抱團組成了“老男孩”組合,經常一起參加排練、演出,不僅豐富了自身的晚年生活,而且活躍了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堪稱是互助養老的一個範本。
成本低,是互助養老的首要優點。對於老人來説,日常與抱團互助的對象熱情相聚,實現“低成本”互助。對於政府部門而言,互助養老模式所需的公共投入也相對較低。同時,機制靈活、操作方便,是另一大好處。特別是,參與互助養老,提高了老人的生活品質,不僅有了生活上的互相照應、心理上的互相關愛,還在精神上得到文化指引,晚年生活變得“高雅”起來。“老男孩”組合在社區走紅,就是典型例子。
然而,對於互助型養老模式的具體管理,至今還沒有相關的法律規範。當遇到涉及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意外傷害責任認定和爭議解決方式等方面的問題時,到底應該適用哪一套辦法,至今仍不明確,這為互助養老可能産生的法律糾紛埋下了隱患。可見,從長遠來看,雖然互助養老是一種群眾自治、政府扶持、社會參與的良性發展模式,但如何整合更多城鄉資源為老人提供優質服務,如何為社區的互助養老模式提供體系化、制度性支撐,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因此,必須將互助養老,納入公共養老服務體系,進行統一規範,實行政策扶持和精神幫扶雙管齊下。特別是,推動互助養老的標準化建設和規範化管理,進行日常的指導、檢查、考核、評優、獎勵等,不斷完善和提升互助養老模式,使其健康有序發展。
[責任編輯:韓靜]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