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通訊

55.0%受訪者平時幾乎從不關手機

2016年12月13日 09:27:51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漫畫:蒲公英

  從前,手機也和我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近兩年,不知不覺中,不少人關機的頻率越來越低。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2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5.0%的受訪者表示除特殊情況,幾乎從不關手機,59.2%的受訪者是因為擔心遺漏重要資訊或電話,75.5%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存在一定程度的“手機依賴症”。

  59.2%受訪者不關機是擔心遺漏重要資訊

  調查中,55.0%的受訪者除特殊情況,幾乎從不關手機。25.5%的受訪者會每天關機,9.6%的受訪者每週關機一次,5.7%的受訪者每月關機一次,4.2%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説。

  剛在北京參加工作的崔虹(化名)説,自己從大學開始,就沒有關手機的習慣了。“一般只會在考試的時候,或者參加某個特別重要的活動時,才會關掉手機。平時從來不關機”。工作之後,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和緊張的工作環境,都不允許她關機。“別説關機,就算去上衛生間,也一定要拿著手機”。

  這種狀態延續的時間長了,崔虹也覺得疲憊,“腦子裏裝的東西太多、太亂,感到很累”。崔虹有時候很想關機一整天,不受任何打擾,也不去刷微博和朋友圈,安安靜靜地做點想做的事,可現實情況不允許。“現在很多工作事務都是通過微信溝通的,尤其是微信群,如果領導在裏面發了消息,回復速度能體現個人的工作態度”。

  受訪者關機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什麼?調查中,59.2%的受訪者是擔心遺漏重要資訊或電話,54.2%的受訪者因為睡前要玩手機,36.4%的受訪者出於工作學習需要,35.9%的受訪者覺得每天開關機太麻煩,30.7%的受訪者是因為關機後手機鬧鐘無法正常工作。

  正在北京某高校讀大三的田明浩對記者説,自己沒有想過是否要關機。“但我睡前肯定是離不開手機的,把微博、朋友圈、知乎、豆瓣等全刷完一遍後,才能安心睡覺。有時候太睏了,玩著玩著手機就睡著了,當然沒辦法關機”。

  調查顯示,7.2%的受訪者表示經常需要在夜間聯繫別人、或是被別人聯繫到,32.7%的受訪者有時這樣,42.8%的受訪者偶爾這樣,僅13.5%的受訪者表示從來不需要。

  75.5%受訪者認為自己存在一定程度的“手機依賴症”

  調查顯示,75.5%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存在一定程度的“手機依賴症”,其中,18.0%的受訪者認為非常嚴重。19.8%的受訪者認為手機只是一個通訊工具,自己並不存在“手機依賴症”。

  在湖南長沙的張瑤(化名)是一名自媒體人,在她眼裏,自己的全部工作都是和手機綁定在一起的,一刻都不能分開。“我必須不斷地刷新微博熱搜榜和朋友圈,才能保證自己了解此時此刻最熱門的話題。不僅是‘日新月異’,微博熱搜榜每10分鐘更新一次,我們的新聞熱點,都是以分鐘為單位計算的,真的是瞬息萬變”。

  “與當天社會熱點話題相契合的文章,往往更受讀者歡迎。我時刻拿著手機,24小時不關機,就是為了維持自己對話題的‘敏感度’。”張瑤説。

  調查顯示,面對“手機依賴症”,55.1%的受訪者認為即使自己不想依賴,為了工作生活也不得不“依賴”;53.0%的受訪者認為對手機的依賴其實是對家人朋友的依賴;50.3%的受訪者認為世界瞬息萬變,時刻查看手機能讓我們獲得最新的資訊。

  同時,45.3%的受訪者認為手機依賴沖淡了過去的人情味兒,人與人之間反而更疏遠了;29.0%的受訪者指出長時間看手機對健康無益;24.2%的受訪者認為手機是工作學習中的效率殺手。

  田明浩認為,“手機依賴症”嚴重影響自己的學習效率。“無論幹什麼事,總要先刷一會兒手機,很多時間都被浪費了”。

  田明浩曾嘗試在晚上把手機關機,放在離床舖較遠的地方,可效果並不好。堅持了幾天,他就放棄了。“睡前沒看手機,總覺得還有什麼事兒沒做完,這一天沒過完整”。

  崔虹目前最擔心的是健康問題,“長時間受到手機的近距離輻射,太不好了”。崔虹在嘗試把消耗在手機上的時間節省出來,做些更健康、也更有意義的事兒。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