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起底林丹討薪的廣州粵羽俱樂部:7年多次更換贊助商

2017年05月18日 08:41:45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起底林丹討薪的廣州粵羽俱樂部:7年多次更換贊助商

  5月16日晚間,就在中國羽毛球隊出征蘇迪曼盃前夕,林丹在新浪微博發文向廣州市粵羽羽毛球俱樂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粵羽俱樂部)討薪。

  據了解,廣州粵羽俱樂部成立於2010年,是當時國內唯一採取股份制經營模式的俱樂部,過去7年來多次更換贊助商。

  公開資料顯示,該俱樂部曾以廣州粵羽俱樂部恒大隊、廣州粵羽偉豪地産俱樂部、廣州粵羽金戈鐵馬羽毛球俱樂部等多個名稱參賽,目前的贊助商是河源農村商業銀行。

  5月17日,廣州粵羽俱樂部董事長高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俱樂部的運營主要靠贊助費用,每年俱樂部都要找贊助商談。對於本次事件的最新進展,高軍表示正在河源與相關方洽談,不便進一步透露。

  曾是羽毛球市場化改革先鋒

  成立於2010年的廣州粵羽俱樂部,一度是中國職業羽毛球的改革尖兵。2010年5月22日,停辦多年的中國羽毛球俱樂部超級聯賽重新開張,以廣州籍奧運冠軍張潔雯領軍的廣州粵羽俱樂部宣佈成立,成為國內首支以股份制為基礎設立的職業羽毛球俱樂部。

  據《南方都市報》當年報道,廣州粵羽俱樂部由廣州市體育局授權廣州市羽毛球協會通過市場化運作籌措資本組建而成,俱樂部實行以職業經理人關聯的總經理負責制,並向社會集資,由多個股東組成。成立之初,俱樂部的股東包括了廣州市羽毛球協會、盛澳國際體育文化娛樂發展推廣有限公司、鷹泰集團有限公司、廣州世羽聯羽毛球培訓中心、廣東電視臺、廣東電臺、廣州日報等。

  作為羽毛球市場化的改革先鋒,廣州粵羽俱樂部以最接近市場化的運作模式叱吒羽壇。據媒體2011年1月份報道,馬來西亞羽毛球總會批准李宗偉、古健傑、陳文宏代表廣州粵羽俱樂參加中國羽毛球超級聯賽,古健傑稱有7位數人民幣的酬勞。

  時任俱樂部總經理楊乘風2011年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説,只有穩定的收入和合理的管理才能保證球隊的穩定發展,為了達到這個效果,廣州粵羽俱樂部希望儘量增加股東的數量,分散風險。他還規劃,短時間內有三四個股東,未來起碼要達到六個,每個股東佔有的股份最好不要超過30%,大股東控股不超過40%。但是,由於經營理念不同,當初與廣州粵羽俱樂部簽約的兩家股東在羽超元年結束後便撤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工商資料獲悉,廣州粵羽俱樂部最新的股東資訊一欄只剩下出資300萬元的廣州市羽毛球協會,法定代表人為高軍,從業人數顯示為3人。

  工商資料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2015年,廣州市粵羽俱樂部的資産總額為47.77萬元,營業總收入為116.77萬元,凈利潤為27.45萬元。不過,該俱樂部未公示2014年納稅總額。

  董事長稱讚助商不好找

  林丹在“關於粵羽俱樂部拖欠薪金的聲明”中稱,2016年初,他和其他6名中國籍的運動員與廣州粵羽訂立合約,按照粵羽俱樂部的安排參加2016~2017中國羽毛球俱樂部的聯賽。此外,還出席了俱樂部贊助商活動,並代表俱樂部出席了俱樂部安排的河源市社會活動,但至今未收到粵羽俱樂部支付的薪金。

  5月17日,廣東河源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佈聲明稱,已經在合同規定時間內全額支付了冠名贊助費給合同相關方,不存在拖欠的情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一步發現,與足球、籃球等俱樂部的固定贊助商有所不同,廣州粵羽俱樂部過去7年多次更換贊助商,“超級丹”的公然炮轟將這支羽壇改革尖兵的生存困境置於公眾的視野下。

  據不完全統計,廣州粵羽俱樂部更換贊助商的頻率頗高,先後與廣州恒大地産、白雲山、偉豪地産等企業合作,如今廣州粵羽的全名是河源農商銀行廣州隊。

  “贊助商都是我們一個一個去找的,不是那麼好找。”高軍對記者表示,俱樂部的運營費用主要來自贊助商的運營費,現在他正在河源與相關方共同商討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時,廣州粵羽俱樂部曾得到恒大地産集團的支援,擁有了冠名贊助商。後來,廣州粵羽俱樂部又嘗試將主場引到廣州之外的城市,從而獲取一部分贊助費。

  高軍表示,俱樂部的運營成本主要看請的運動員級別,除了運動員的薪金,還包括俱樂部的運營、比賽的交通、主場和客場使用費用等。

  一位負責體育賽事贊助的快消品企業人士對記者透露,羽毛球聯賽相對冷門,受關注度不如足球、籃球,電視轉播也不如熱門賽事,贊助商更願意把錢投到國際賽事上,“贊助也是為了追求曝光度、轉化率,如果電視不播、到場的觀眾也不多,企業也不會隨便買單。”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