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透視玉石亂象:專家呼籲玉石分級要貨真更要價實

2016年08月11日 08:00:57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核心閱讀

  雲南省突破性地專門出臺了翡翠飾品品質等級評價標準,將天然翡翠分為上品、珍品、精品、佳品和合格品等“五檔十二級”,這彌補了過去高檔玉石只能檢驗真偽,不能説明品質高低的缺陷,消費者可以根據品質等級來大致判定翡翠的相應價值

  要促進翡翠産業的健康發展,必須要解決品質真假和價格透明兩大問題,相對於真假鑒定強制性規定,翡翠飾品品質等級評價檢驗並沒有強制要求,相信消費者對貨真價實的追求,最終會推動翡翠分級制的發展

  翡翠玉石價格緣何“畸”高不下?如何看待“黃金有價玉無價”?記者採訪了相關從業者和業內專家,專家認為,翡翠玉石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最終還是要走“貨真價實”路線,通過翡翠玉石品質等級評價機制,逐漸推進翡翠玉石價格透明化。

  “低價遊的利潤都出在購物上,翡翠價格能低得了嗎?”

  三成、五成、八成,一個高過一個的導遊回佣提成,顯示著旅遊購物的暴利與瘋狂。

  “低價遊所有環節的利潤都出在購物上,價格能低得了嗎?”一位翡翠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低價遊的盈利模式決定了“不是賣翡翠,肯定也是賣別的。”

  “你就挑最便宜的買吧。”昆明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寶石及材料工藝學系主任祖恩東對參加旅遊團弟弟的建議,實用背後透著無奈。在他看來,目前旅遊途中售賣的翡翠料,往往價格高得過分。

  雲南省珠寶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肖永福告訴記者:“目前的低價遊模式和導遊的收入構成決定了翡翠等商品偏離了其應有的價格,當然翡翠因其價格波動相對較大,普通消費者難以鑒定其合理價格,也成為旅遊購物點選擇將其作為重點推薦産品的重要原因。”

  “有的消費者希望天上掉餡餅選擇低價遊,結果掉到了陷阱裏。”肖永福告訴記者,雲南翡翠價格虛高最嚴重的就是旅遊購物點,在他看來,不少購物點的翡翠質次價高,“有些可能稱之為旅遊工藝品更合適。”

  實際上,對於祖恩東這樣的業內專家來説,目前想要以合理的價格買到翡翠也並不容易。“目前高檔翡翠往往集中在專業人員手中,擊鼓傳花互相炒作的因素較大,不少圈內人買到好翡翠後就留在手上,真正到消費者手中的並不多,這就進一步加大了翡翠的價格水分。”祖恩東説。

  肖永福建議,普通消費者不要單獨購買翡翠。“最好找行家幫著把把關,此外,買翡翠一定要討價還價。”

  “如果玉沒價,怎麼買賣呢?”

  肖永福表示,玉石因為價格決定因素較多,因此相對來説不容易被普通消費者掌握,但這並不能説黃金有價玉無價,“如果玉沒價,怎麼能買賣呢?”他認為,玉石始終存在一個符合市場預期的價格區間,最終成交價在價格區間內波動比較合理。

  雖然翡翠玉石如何定價缺少公認的標準,但就業內來説,極品玉石和普通玉石並不難區分。“3000元和5000元的玉石或許不好區分,但是3000元和30000元的玉石差別還是很大的。”從事珠寶行業的北京商戶于雷説,自己更多從事鑽石及寶石交易。“價格相對透明,因為價格産生糾紛的可能性較小。”

  為了促進翡翠玉石市場價格透明,雲南和新疆的行業相關組織也採取了一定的措施。2013年,新疆和田玉資訊聯盟就曾給和田玉制定了一個參考價格,新疆金絲玉文化協會也計劃在今年8月公佈金絲玉的參考價格。不過新疆金絲玉文化協會會長李常寶認為,這個參考價格對消費者來説意義並不大,“根據不同的質地給出一個參考價,但是普通消費者根本無法判斷它的質地,所以只能是給商家提個醒,不能炒作價格,再高也不能高出參考價去。”李常寶説。

  而雲南省專門出臺了翡翠飾品品質等級評價標準,突破性地採用品質等級劃分,將天然翡翠分為上品、珍品、精品、佳品和合格品等“五檔十二級”,在合格品外,每個檔次又分三個級別,從質地、透明度、顏色和工藝、綜合印象五方面進行詳細評價,採用千分制的“五加一評分法”,把翡翠飾品的具體全貌歸屬到具體品質的區間。

  “這一標準彌補了過去高檔玉石等級評價只能檢驗真偽,不能説明品質高低程度的缺陷,奠定了消費者對A貨翡翠價值認知的基礎,消費者可以根據翡翠的品質等級來大致判定翡翠的優劣和相應的價值。”雲南省珠寶玉石品質監督檢驗研究院院長鄧昆説。

  “消費者對貨真價實的追求,最終會推動分級制的發展”

  “要促進翡翠産業的健康發展,必須要解決品質真假和價格透明兩大問題。”鄧昆告訴記者,由於實行3000元以上翡翠飾品必須出具真假鑒定證書的規定,因此翡翠行業真假問題在雲南基本得到解決。不過相對於真假鑒定強制性規定,翡翠飾品品質等級評價檢驗並沒有強制要求。

  鄧昆告訴記者,從2009年開始,該院僅對8萬多件翡翠飾品出具了等級評價證書,但這和每年動輒上百萬件的總量相比仍然非常少。

  據介紹,目前個別大企業對於3000元以上的翡翠,已經開始全部送到該院進行品質分級,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應該説目前翡翠分級制度已經在個別點上取得了實質性突破。”鄧昆説,不過由於不是國家強制性標準,是否進行等級評價並不是翡翠上市前的必要手續,推廣翡翠産品分級評定仍然存在不少困難。

  祖恩東認為,實施翡翠等級評價標準有助於規範翡翠分級,進而促進翡翠價格透明。“目前大概有5%—10%的高檔翡翠可能會去做等級評價。”不過,祖恩東坦承,屬於5%—10%比例範圍內的高檔翡翠,價格動輒百萬元,買賣雙方往往都是行業資深人士。“最需要分級的實際上是剩餘的中低檔翡翠。”

  祖恩東告訴記者,不同於鑽石,翡翠屬於混合物,想要通過簡單標準給予定級本身就有困難。“顏色、透明度(水頭)、質地、凈度、加工工藝,哪個更重要?不同地域、不同人都有各自的傾向。比如北京、上海市場上對翡翠顏色偏好更明顯,越綠越好;但雲南卻更偏好水頭,越透越好。”

  肖永福認為,翡翠等級評價制度實行起來確實存在一定困難,一個證書幾百上千元,對於中低檔翡翠來説,有的根本值不了幾百塊錢,也就沒有必要去做等級鑒定。

  雲南省珠寶玉石品質監督檢驗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周忻表示,目前“分級制”推廣難點是市場認知不夠。“建議加強對標準的推廣,擴大市場對標準的知曉度,同時加強對翡翠從業人員的培訓,規範翡翠價格。”

  鄧昆認為,政府對分級、價格並沒有強制性。關鍵還是依靠市場倒逼。“消費者對貨真價實的追求,最終會推動翡翠分級制的發展。”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