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家庭收入停滯,發達國家經濟發展遇瓶頸

2016年08月02日 08:18:51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日前發佈一項最新調查報告顯示,2005—2014年間,25個發達經濟體中65%—70%的家庭(約5.4億—5.8億人)實際收入出現停滯或下降。可支配收入出現停滯或下降的家庭比重在2005—2014年間佔到20%—25%,而1993—2005年,這一比例僅為2%。在這25個發達經濟體中,義大利、英國等國家庭收入減少的情況比較明顯。

  報告稱,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的衰退和緩慢復蘇是出現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人口老齡化加劇、家庭規模縮小、工資佔國內生産總值(GDP)比重下降等因素也有重要影響。分析認為,一些發達國家出現這樣的窘境,折射出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瓶頸。

  英國——中等工薪家庭正在變得貧困

  英國是發達國家中較早走出本輪金融危機的國家,近幾年英國GDP保持著較穩定的增幅。不過,經濟增長並不代表國民的收入隨之增長。倫敦一位電力工人尼克直言不諱地對本報記者説,他的收入不增反降,尤其是英國政府推行各種稅務、社保和財政改革,使他的收入變得比以前還低。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稱,由於工資收入太低,英國中等收入工薪家庭正在成為“新晉貧困群體”。報道指出,他們越來越依賴福利,原因之一就是“工資性收入過低”。

  無獨有偶,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效益研究中心此前發佈調查報告説,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狀況在英國不斷加劇,特別是金融危機後,這一態勢越發明顯。這是英國人家庭收入陷入停滯的一個主要原因。據統計,從工資收入看,20世紀70年代後,英國各階層間的收入差距逐漸擴大;80年代後,這一狀況更是迅速惡化。對於工資收入較低者而言,儘管他們仍能獲得較高的所得稅津貼,但是由於稅收抵免和社會福利被削減,導致他們的直接利益遭受較大損失,從而使得低收入階層與高收入階層之間的鴻溝愈加凸顯。

  美國——貧富懸殊已成為老大難問題

  過去30多年來,美國歷屆總統上臺前都打著要擴大中産階層規模的旗號,並聲稱要縮小貧富差距;可上臺之後,往往是另一番做派,總的政治、經濟、社會政策沒有發生實質性變化,結果還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貧富差距懸殊已成為美國社會的一個老大難問題。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5月公佈的研究報告也印證了美國中産階層收入陷入停滯的現實。自2000年以來美國大都市普遍出現中産階層萎縮。報告顯示,從2000年至2014年,美國229個大都市區中有203個出現中産階層佔總人口比例下降的情況。從全國範圍來看,美國中産階層佔總人口比例從2000年的55%縮減至2014年的51%。

  美國中産階層萎縮的背後是多數大都市區的家庭收入持續下滑。報告顯示,2000年至2014年,229個大都市區中有190個出現家庭收入中位數下降。從全國範圍來看,2014年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比1999年低了8%,顯示美國家庭尚未從本輪金融危機中完全復蘇。

  與此同時,近年來美國勞動生産率增速大幅放緩。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首席經濟學家巴特·范阿剋日前表示:“2015年我們處於生産率危機的邊緣,而今我們已身處危機之中。”而導致美國人工資難以上漲的原因之一正是生産率增速低於預期。美聯儲主席耶倫也認為,這會影響未來美國經濟增長潛力。

  義大利——經濟危機埋下收入縮水禍根

  在2005—2014年間,義大利成為發達經濟體中家庭收入縮水最為嚴重的國家。麥肯錫報告顯示,在這10年裏,97%的義大利人收入並未上漲甚至出現下滑。義大利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也顯示,2015年義大利絕對貧困人口比例由2014年的5.7%上升至6.1%。

  另據義大利社會保障局數據,約600萬義大利人依靠每月不足1000歐元的養老金糊口。面對這樣的統計數據,此間媒體不禁感嘆,貧困竟然成為了這個發達國家所要面對的難題。

  不得不承認的是,義大利人口收入停滯與持續的經濟危機密切相關。多年的危機讓年輕人失業率居高不下。按照義大利國家統計數據,2015年義大利年輕人失業率仍高達40.3%。高失業率給年輕人帶來的失望情緒,導致義大利“尼特族”(既不工作也不學習、進修,只是在絕望中度日的一些人)佔到了35歲以下人口總數的30%左右。

  老齡化問題對家庭收入的影響在義大利也十分突出。義大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義大利65歲以上老年人佔到了人口總數的20.8%,義大利老齡化指數也已由131.7上升至148.6,這意味著意大利老年人口與15歲以下青少年人口比例已接近1.5:1。在政府推行緊縮財政情況下,老年人口無法繼續勞動,勢必影響家庭收入。(記者 黃培昭 王如君 韓秉宸)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