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農業

期貨業積極探索“期貨+保險”服務三農新模式

2016年04月29日 14:24:00  來源:農民日報
字號:    

  由中國期貨業協會主辦的第十屆期貨分析師暨場外衍生品論壇于4月23日在浙江杭州舉行。本屆論壇以“新動力·新平臺·新服務”為主題,邀請了國內外知名業內人士共同就“期貨+保險”三農服務新模式等行業熱點進行探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研究所所長任興洲在“保險+期貨”分論壇上,提出了我國農業目前存在的三個問題,一是農民經營活動受價格波動的影響大、增收難,缺乏必要的避險機制。二是現行的糧價形成機制難以為繼,調整中又存在兩難問題。不高價收糧,農民種糧積極性難以維持;高價收糧,倉庫糧滿為患。三是單純使用農産品保險和單純使用期貨機制各有局限,難以更好地為三農服務。而“保險+期貨”就是為破解上述難題,從金融機制和風險管理的角度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據了解,此前上海一家風險管理公司針對“期貨+保險”服務模式進行過成功探索。該公司負責人李北新表示,他們在2015年與保險公司合作完成人保財險玉米期貨價格險項目,利用場外期權為遼寧錦州義縣合作社1000噸玉米進行了保險。隨後,玉米價格下跌,該合作社不僅沒有損失,還在項目了結後獲得了保險公司的賠付。

  對於這項嘗試,與會專家認為,“期貨+保險”恰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以上問題。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可以為保險公司設計農業保險産品提供依據。農民通過保險公司在全國鋪設的網點購買農産品價格保險産品,確保和穩定農業生産的收益。保險公司通過購買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提供的場外看跌期權對衝其賠付風險。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再利用其專業的操作優勢,在期貨市場進行相應的看跌期權複製,從而轉移和化解市場價格風險。

  除了“保險+期貨”外,本次論壇還就“農産品期權如何服務三農”“糧油企業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品管理風險”等農業金融熱點話題進行了探討。

[責任編輯:王亞靜]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