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金融

A股終被納入MSCI 將有效推動促進A股國際化

2017年06月21日 08:45:28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重磅!1億股民盼了4年,A股終於獲得這項國際權威認證!

  這個清晨,沒有什麼比這個消息更讓1億A股股民更為提氣了!

  北京時間今日(6月21日)淩晨4點30分,美國明晟指數公司(MSCI)公佈了本年度市場分類審核結果,A股在經過3次被拒後,終於被明晟公司宣佈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

  重要的事情説三遍:

  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

  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

  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

  如果説中國加入WTO是中國商品、中國製造獲得進入國際市場最重要的入場券,那麼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意味著中國股市、乃至中國資本市場獲得進入國際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入場券,體量高達50萬億的A股市場,終於獲得國際權威認證!

  就在上述消息發佈後,德銀X-Trackers嘉實滬深300中國A股ETF大漲2.2%。

  好消息不止如此,還有超過大家預期的內容。MSCI修改了其原有的建議,決定納入能通過滬股通或深股通交易且不因停牌而被排除在外的所有A股大盤股。這一變化將使得初始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A股數目從先前提案中的169隻增加到222隻。

  在美上市KraneShares Bosera MSCI中國A股ETF(KBA)盤後上漲大約1.7%。Krane基金顧問首席投資官Ahern稱,該公司三年前就預料明晟MSCI會把中國A股納入其中並因此上市ETF,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之內,KBA將開始把在岸股票從0.7%提升至17%,使得中國整體權重在未來一年超過40%。

  A股四度闖關終成正果

  2013年開始,MSCI宣佈啟動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審議及徵詢工作,但在此後3年間,A股連續3次與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機會擦身而過。如今,在A股第四度闖關之時,終於迎來令人滿意的結果。

  MSCI不就是個指數,有那麼重要?

  對,它確實很重要。MSCI指數,即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指數,也稱“明晟指數”。因此加入MSCI,也被叫做“入摩”(是不是很魔性)。

  這個MSCI到底有多牛呢?它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最多采用的基準指數。全球的投資專業人士,包括投資組合經理、經紀交易商、交易所、投資顧問、學者及金融媒體均會使用MSCI指數。在全球前100個最大資産管理者中,有97個都是MSCI的客戶。全球機構客戶約有7500個,包括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資産管理公司、對衝基金等等。

  簡單地説,MSCI指數本質是幫助全球機構選股。所以,此次A股被納入MSCI,則意味著可能被全球的機構投資者買入。

  A股被納入還有其他什麼好處呢?顯而易見的是可以為A股帶來的增量資金。據MSCI估計,全球目前大約有10.5萬億美元的資金在跟蹤MSCI指數,其中約有2.8萬億美元跟蹤全球市場指數,1.5萬億美元跟蹤新興市場指數,0.2萬億美元跟蹤亞洲市場指數,A股在這三大指數中的初始權重分別為0.1%、0.5%和0.6%,將這些資金與納入後A股在各指數中的初始權重相乘,即可粗略估算出跟蹤這三類指數所帶來的短期潛在資金流入量為:28億美元、75億美元和12億美元,三者總計115億美元。

  除了帶來增量資金,入摩也對一國資本市場的開放具有深遠的意義,可以提升本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地位。此外也能夠倒逼股市改革,提升監管水準。興業證券指出,中長期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是大勢所趨,根據韓國和中國臺灣的經驗,隨著資本市場的逐步開放和加入世界指數,海外投資者將改變當地投資者的投資結構,引導部分投資者價值投資行為。

  我們可以從世界範圍內,看看入摩後的市場表現。

  民生證券指出,從統計角度來看,在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後(基於國際經驗),股市在一年內上漲的家數多於下跌的家數。

  富國銀行首席策略師Jacobsen表示:

  富國銀行投資研究所投資策略分析師Peter Donisanu在接受CNBC採訪時指出,如今,機構投資者對中國A股市場的信心更大了。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Helen Wong在一份聲明中表示:“(MSCI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是一個過程的開始,中國股市將在全球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取得突出地位,反映出中國股市及其經濟的規模和重要性。”

  渣打銀行的股票策略主管Clive McDonnell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MSCI明晟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對中國來説並非”至關重要“,但在資本流動方面將是有益的。“從長期來看,這可能會對中國的資本流入産生積極影響,這將有助於在中期內支撐人民幣匯率。”McDonnell説道。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Helen Wong在一份聲明中表示:“(MSCI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是一個過程的開始,中國股市將在全球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取得突出地位,反映出中國股市及其經濟的規模和重要性。”

  入摩成功對A股具有重要意義

  開源證券高級策略分析師楊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採訪時表示,A股入摩成功,在短期來看帶來的資金量不會很大,折合人民幣將在幾百億的體量上下。楊海指出,雖然資金量並不大,但風向標意義非常明確,就是投資選入的這些標的都是大金融、大消費、體量較大、流通性較好、盈利能力較強的企業,這類公司的選擇方向,也會引領整個市場未來的價值投資方向。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回顧臺灣股市和韓國股市入摩的經驗,臺灣在1996年9月入摩,初始納入比例50%,2000年6月擴大至65%,同年12月又增至80%,至2005年5月全部納入耗時9年;韓國在1992年1月入摩,初始納入比例20%,1996年9月擴大至50%,至1998年9月全部納入耗時6年。中銀國際認為,全面入摩也可看作是中國資本賬戶逐步走向開放的過程,無疑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就此,楊海認為,A股的納入時間應該不會太長,在一年以後可能就會整體納入,因為從經濟體量上來看,需要這些標的。

  “中國現在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沒有中國參與的,也不能算得上是新興國家市場指數了,所以我認為這個納入的進度會很快。”楊海説道。

  但國金證券指出,A股被納入MSCI,一方面考慮到按照MSCI批准成分股指數到實際調整指數的時間跨度,增量資金在2018年二季度前後才會入市A股;另一方面,理論增量資金總額是796億人民幣(且流入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相對於A股現在融資餘額(8673億)以及一天的成交近日(4000-6000億)的規模來講,實屬“杯水車薪”。

  “由此對於短期而言,積極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資金面的影響。中長期來看,A股納入MSCI指數體系將推動國際資金配置中國市場,促進A股國際化。”國金證券在研報中指出。

  但國金證券同時寫道,儘管此次A股成功入摩,但一般而言要在2018年5月中旬的MSCI半年度審核會議上才會宣佈執行,生效時間為2018年6月1日。對此,明晟公司也在官方通報中宣佈,納入將從2018年6月開始實施,給投資人一年的準備時間。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