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金融

銀行理財要“穿透登記”,究竟為了什麼?

2017年05月18日 14:48:14  來源:澎湃新聞
字號:    

  5月15日,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發佈《關於進一步規範銀行理財産品穿透登記工作的通知》,要求銀行理財産品必須逐層穿透,登記至最底層基礎資産和負債資訊,不得漏登或主觀不登底層負債,不得為逃避穿透登記的監管要求故意錯登資産類別。

  “穿透登記”是什麼意思?

  中國的銀行理財興于“四萬億”之後,其時一方面信貸利率受管制,存款利率不合理的低於貸款利率,另一方面“四萬億”之後,貨幣供應放緩,融資需求高漲,在金融市場化的背景下,信託、理財等直接融資渠道飛速發展,彌補信貸的缺口。據理財登記管理機構統計,2009年末理財産品資金餘額僅有1.7萬億,到2012年末已經有7.1萬億,2014年末、2015年末及2016年中分別為15.02萬億、23.5萬億和26.38萬億。

  銀行理財是一種直接融資模式,向個人、機構、銀行同業等客戶融資,投向債券、銀行存款、非標債權資産等方向,融資方與投資方一一對應,銀行起撮合交易的仲介角色,賺的是仲介費、手續費,投資方風險自擔,銀行不承擔風險,客戶投資如有損失,賴不到銀行。

  銀行理財不同於銀行的傳統業務,銀行吸收公眾存款,向融資方提供貸款,存款和貸款並不是一一對應的,儲戶到銀行存款,只看銀行整體的風險,不會關注銀行把錢貸給了誰。單筆貸款損失也不會影響具體某些儲戶的利益。

  但資産與負債的一一對應提高了銀行撮合業務的難度,資金規模、産品期限、風險偏好很難完全一致,抑制了行業的發展。因此有銀行將客戶投的理財資金歸集到資金池,再尋找資産標的投資,這種操作提高了交易的可能性,容易做大規模,但風險也是顯著的。

  首先,資産端與負債端分離,會出現期限錯配、定價分離的現象,例如短期的理財産品對應長期的委託貸款,資金池的平衡依賴産品的滾動發行,用新增理財去填補資金需求,在流動性緊張的時候,就會出現十個杯子九個蓋,最終讓事情兜不住;沒有一一對應也會出現低利率低風險的理財對應高收益高風險的風險投資,理財資金用來賣白粉,但理財客戶賺的白菜的錢,風險收益不對稱,實際上是理財産品渾水摸魚、佔銀行的便宜,吃虧的只有銀行的靠山——國家,系統性風險在上升。

  其次,一一對應、穿透登記管理的理財,客戶知道理財對應的各層資産是什麼,會按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投資,一筆理財違約,影響的只是這筆理財對應的客戶。但不透明的登記管理、多對多的資産池,如果有兌付危機,那一定是銀行的整個資金池違約,對應的是銀行所有的理財産品都會違約,購買理財的客戶並不知道産品對應的底層資産是什麼,自然也會找銀行算賬,把單一産品違約事件擴大成銀行違約,容易引發系統性風險。

  早在2013年初,銀監會就察覺銀行理財的風險,強調“一一對應”,要求理財産品與所投資資産(標的物)的對應,做到每個産品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清理“資金池”模式,政策初衷就是誰的孩子誰抱走,銀行、投資方與融資方不能賺著明白錢,算著糊塗賬,最終出了簍子讓國家買單。

  但知易行難,4年過去了,監管機構施力的重點,仍然是資産與負債的一一對應,這意味著銀行理財在資訊透明、風險歸屬清晰方面仍然欠缺。退一步講,即使這些都做到位了,客戶從銀行買來的理財如果違約了,他們又多大概率自認倒楣也是未知之數,銀行理財的投資者還需要像股票市場那樣的血的教育才能明白,銀行理財不等於存款,天下沒有那麼好的事情:收益率比存款利率高的多但違約風險和存款一樣。

  (作者繫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