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金融

監管趨嚴IPO實際否決率近三成 高於發審會單環節否決率

2017年05月17日 08:49:09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新股發行常態化的背後,IPO審核通過率下降至七成,在依法從嚴全面的監管尺度下,IPO審核環節的否決率有所提升。記者從接近證監會的相關人士處獲悉,2017年以來審結的首發企業未通過率近三成,新上市的公司業績總體好于A股公司整體平均水準。

  上述人士表示,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年報期過後並未出現新股集中申報的情況,在現行監管的正向驅動下,發行人和仲介機構更趨謹慎,從自身出發嚴控品質關,新排隊企業數量有所降低。

  新股審核從嚴把關下 近三成企業折戟

  在IPO發行常態化的同時,被否企業的數量同樣也在不斷增加。記者從權威部門了解到的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5月12日,今年共審結首發企業244家,核準178家,否決22家 ,主動撤回44家,IPO審結的通過率約為72.95%,未通過的,包括終止審查和發審會否決的比例為27.05%。

  接近證監會的相關人士表示,監管層為了防止出現“拔出蘿蔔不洗泥”的情況,對擬上市企業的品質進行了全流程的審核把控,從發行人申報後抽籤選出現場檢查的企業名單,到反饋意見落實環節,再到發審會從嚴把關,多項舉措壓縮了“帶病上會”“帶病過會”的空間,部分企業在現場檢查壓力和初審會提出問題後主動撤回,通過審核機制産生的實際否決率遠高於發審會否決率。

  記者了解到,證監會動員全系統的力量,發行部和派出機構一道對三類企業進行現場檢查,一是企業資訊披露品質抽查抽籤中被抽中企業;二是根據標準不降、條件不減的原則享受“即報即審、審過即發”政策的貧困地區申請IPO的企業;三是日常審核中有必要實施現場檢查的企業,即風險較高、出現問題較多的企業。

  上述44家企業中,有11家企業就是因為在現場檢查過程中被發現問題,在落實檢查回復時主動撤回的申報申請,撤回原因多涉及運作不規範或資訊披露不完善等情況,包括了一家貧困地區擬上市企業,在現場檢查後知難而退,主動撤回申報材料。此外,還有多家企業是在初審環節後、提交發審會之前撤回的申請。

  事實上,主動撤回申請的情況從去年就開始出現,2016年6月份至今,已有106家企業申請撤回申報材料或終止審查。接近證監會的相關人士表示,申請撤回或終止審查的企業多存在幾方面問題,一是經營狀況發生了不利因素,導致業績顯著下滑,多和行業週期相關;二是企業自身經營風險、會計核算規範性方面存在問題,部分企業在審核過程中存在粉飾業績的行為,或通過關聯交易,或通過調節利潤手段粉飾業績,導致業績不能真實的反映盈利狀況;三是個別企業由於自身訴訟涉及風險或戰略調整主動撤回申報材料。

  按照規定,企業只要在受理環節,在不出現重大違反違規的情況下,發行人是有權利主動撤回申報材料的,從一季度的擬上市企業主動撤回數量增多的趨勢來看,保薦機構逐步擔負起了提高申報品質的職責,這不僅節省了審核資源還降低了發行成本。

  上述人士指出,證監會在審核發行人業績時有兩個著力點:一是要防止欺詐發行、虛假披露,主要是通過落實舉報、媒體質疑,從現場檢查等方面防範防止這類企業上市;二是拒絕業績操縱,一部分企業通過關聯交易、調整折舊計提壞賬準備、人為壓低薪酬水準、廣告費等方式增加業績的“亮眼”程度,這是監管關注重點。

  理性看待次新股業績波動

  一些投資者質疑,部分次新股在上市一段時間後出現了“業績變臉”,一季度財報數據並不好看,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呢?

  權威部門的數據顯示,根據最新公佈的上市公司2017年一季報,2017年新上市公司業績(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總體好于整體A股公司水準,一季度業績增長的比例高於整體A股公司水準,業績下降的比例大幅低於整體A股公司水準。今年一季度業績增長的新上市企業比例達到了73.63%,高於A股平均水準64%;業績持平13%,高於A股平均水準7.41%;業績下滑13% ,低於A股平均水準27.72%。

  接近證監會的相關人士表示,部分企業一季度業績下滑或波動較大,主要是季節性因素以及行業週期或整體下行趨勢的影響,絕大多數已在招股説明書或公告中披露了季節性波動對業績的影響情況。

  “2016年以來新上市的部分公司2017年一季報虧損的主要原因是行業或地區性因素導致的季節性虧損,發行人已在招股説明書中進行充分風險揭示。”上述人士表示,例如,一季報虧損金額較大的思特齊、尚品宅配、貝肯能源,主要原因為客戶通常在四季度對應用軟體進行集中驗收、傢具行業一季度為銷售淡季和新疆一季度氣溫較低通常在三四月份才開工。

  該人士也表示,對於那些次新股業績明顯低於同行水準的,且沒有明顯原因導致利潤下降的,證監會將會持續關注。

  未出現新股集中申報情況

  統計顯示,今年以來證監會新受理企業64家,未出現往年4月份年報季過後集中申報的情況,企業大量積壓在排隊通道的狀況有所好轉。

  接近證監會的相關人士指出,新股發審的正向迴圈機制正在形成,在監管新形勢下,一方面,發行人和仲介機構更注重申報品質,在提交申報材料時更趨謹慎;另一方面,市場對監管趨嚴有了可預期性,形成了良性的運營機制,在證監會加大了問責處罰力度後,仲介機構更在乎品牌和聲譽,唯恐執業不到位導致對保薦業務和發展造成重大影響,比以往更注重執業品質和品牌建設。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