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金融

11月份期市成交額環比大增九成 三大期交所處罰72名違規客戶

2016年12月02日 11:02:46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商品期貨市場在大幅波動中結束了一個月的行情。

  從生意社大宗商品供需指數(BCI)走勢看,11月份BCI指數為0.71,形成五連陽態勢。這是BCI有史以來的最高值,大宗商品品種6.78%的平均漲跌幅也創出了歷史新高。不誇張的説,11月份的大宗商品市場的表現用瘋狂來描述並不為過。

  商品期貨市場的火爆行情吸引了眾多“淘金者”進場,客戶違規交易頻出,與此同時,監管部門重拳出擊,相繼出臺各項措施抑制市場投機行為。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11月份,三大期交所共開出50多張罰單,對72名客戶採取了監管措施。

  實際上,早在10月份,相關交易所就已經開始關注、提醒、啟動風險防控預案,並針對個別漲幅大、振幅大、資金大、持倉大的品種提前做出了包括提高保證金、提高手續費、限制日內成交手數和限制持倉等在內的風險防控規定。進入11月份之後,這樣的監管行動不斷升級,三大期交所跟蹤的品種範圍也在不斷擴大,從螺紋鋼、熱卷、動力煤、菜籽油、甲醇,延伸到礦石、焦煤、焦炭等。

  三大期交所監管加碼

  中期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期貨市場交易規模較上月有所上升,以單邊計算,當月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量為3.7769億手,成交額為21.675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37%和35.54%,環比分別增長64.61%和89.48%。1月份至11月份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38.5008億手,累計成交額為178.163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79%和下降66.95%。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11月份,三大期交所共開出50多張罰單,對72名客戶採取了監管措施。其中,上期所、大商所、鄭商所分別對32名、31名、9名客戶的違規行為採取了監管措施。梳理相關數據可以發現,客戶違規行為主要是開倉超限額、頻繁報撤單、異常交易。客戶違規行為主要集中于焦煤、焦炭、鐵礦石、螺紋鋼、瀝青、PTA、玻璃等品種,越是火爆的品種違規客戶也越多。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