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共用充電寶,AT互懟的下一戰場?

2017年05月15日 15:36:33  來源:FT中文網
字號:    

  

  所謂的共用經濟,已經成了中國創投圈非常火爆的一個概念。

  就在王思聰微博上説共用充電寶如果能成功,他願意直播吃翔時,一則“共用充電寶們宣佈再融資7.5億,已有40家VC機構入局”的新聞出現。

  其中,小電科技的融資最多最快,38天完成3輪超過4.5億人民幣的融資,投資方出現了騰訊、阿裏(元璟資本)的身影。

  有意思的是,小電科技的天使就是金沙江,這家投過專車、單車的VC,已儼然成了共用經濟模式投資專業戶。

  很多人表示對“共用充電寶”如王思聰般的莫名其妙,共用單車摩拜的投資方,熊貓資本一位合夥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對這個生意表示了不以為然:我覺得共用充電寶沒有什麼特別大的需求。

  這個生意究竟靠譜不靠譜呢?

  再往深入一點,在專車、單車都還沒有開始盈利之時,所謂的共用經濟,靠譜不靠譜呢?

  畢竟,不賺錢的公司,都是不道德的 —— 摘自馬雲語錄。

  

  共用充電寶的主要需求是為滿足移動設備需要充電但手邊並沒有充電寶的用戶。

  這裡有兩個前提:1、用戶沒有攜帶充電寶;2、用戶出門前並未給手機充電,比如説,晚上睡覺沒有充電次日上班時匆忙已來不及充電。

  這種情況有沒有可能呢?

  不能説完全沒有可能。年紀稍長一點的人,大多都有晚上睡覺手機充電的習慣,但年紀較輕的,的確存在沒有這個習慣的人。

  而充電寶作為一個有點重量的東西,的確有可能為部分人群,尤其是女性所不喜。

  一個場景是在地鐵裏:上車前租借一個,下車後歸還。大城市動輒一個小時的通勤時間,的確可以讓手機得到較多電力恢復。

  另外一個場景是在飯店集中的地區,比如上個星期我在廣州原珠江啤酒廠現為某個美食區,就發現一個屬於4月份宣佈融資2000萬美元的來電科技的共用充電寶機櫃。吃一頓飯完成一次充電,也是成立的。

  但共用充電寶,依然有其需要克服的問題。

  

  第一個麻煩是一個很不起眼但很關鍵的東西:充電用的數據線。

  這是一個易耗品,而且相對於充電寶租賃價格,這根線並不便宜,蘋果的就更貴了。來電科技這個共用充電寶是只租借充電寶本身,數據線要麼用戶自備,要麼花錢購買。

  這是一個蠻尷尬的場景。沒有攜帶充電寶但帶了條充電線的,不是説沒有,但也不能説是大部分人會這麼做。用戶要使用來電科技的租賃服務,需要花上10塊錢購買一根15cm長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蘋果認證的數據線,這會有點門檻。

  有的公司,比如街電,則電池和線一體。但正如我前文所説,這根線的損耗是很大的。區區一點點租賃費用,如何覆蓋住成本,尚是疑問。

  第二個麻煩是布點。

  一個使用共用充電寶的人,並不意味著ta可以從此不購買充電寶。這個事和共用專車不同。到底租車坐和買車開是天壤之別的成本。

  共用充電寶只是解決一個方便的問題,不是替用戶省錢。

  既然是圖方便,就意味著無論是獲取還是歸還,用戶要足夠容易。這也就意味著,共用充電寶無論是桌面型還是機櫃型,都需要密集布點。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