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醫改後患者負擔能減輕嗎?衛計委發佈會釋疑

2017年05月12日 11:08: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5月12日電(湯琪)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明確了今年需要抓好的70項重點工作任務,引發社會關注。

  政府今年準備為醫療衛生花多少錢?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有何要求?能否真正減輕患者負擔?民眾關注的藥物短缺問題又該如何攻破?

  針對諸多疑問,11日上午,國家衛計委在北京舉行專題新聞發佈會,逐一作出回應。

  政府今年準備為醫療衛生花多少錢?

  ——全國財政醫療衛生支出預算1.4萬億元

  “看病貴”問題一直以來備受社會關注,也有媒體指出,醫改需要大量的經費支援。

  在11日的發佈會上,財政部社保司副司長宋其超回應稱,各級財政將按照去年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的精神和今年國務院醫改的總體工作部署,繼續將醫療衛生作為財政支援的重點領域,加大投入力度,支援醫改各項重點工作。

  他透露,2017年,全國財政醫療衛生支出預算是14044億元,是醫改啟動前2008年的4.4倍,比2016年同口徑支出增長5.1%,比同期全國財政支出預算增幅高1.9個百分點,醫療衛生支出佔全國財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了7.2%。

  其中,中央財政醫療衛生支出預算安排3982億元,是醫改啟動前2008年的4.7倍,比2016年同口徑支出增長7.7%,比同期中央財政支出預算增幅高出1.6個百分點。

  宋其超強調,醫改資金是群眾的“保命錢”,財政部門高度重視醫改資金的監管問題,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資金安全、規範、有效使用。

  取消藥品加成,患者感受如何?

  ——讓老百姓整體醫療負擔不增加

  公立醫院改革的核心任務是要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建立新的公立醫院運作機制。而破除以藥補醫最關鍵的,就是取消藥品加成。

  那麼,取消藥品加成後,患者能否感受到其中的變化?

  對此,國務院醫改辦專職副主任、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司長梁萬年在發佈會上表示,現在公立醫院的主要補償來源包括政府補助、醫療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改革就是要把藥品加成收入去掉,如果沒有綜合改革,藥品加成取消後,勢必會影響到醫院的正常運作,也會影響到醫院的發展和醫務人員積極性的調動。

  他説,“此次改革的重點就是在加成取消以後,既讓醫院能夠良性運作,又讓醫務人員的積極性能夠有效調動,又讓老百姓整體的醫療負擔不增加,又讓醫保基金能夠承受並且可持續。”

  為此,梁萬年介紹,“騰籠換鳥”是城市公立醫院改革當中一直推行的體制改革。

  據悉,所謂的“騰籠換鳥”就是三步曲——第一步,公立醫院把藥品加成取消後,通過價格機制,把醫療服務項目的收費提高;第二步,提升能夠反映醫務人員勞動、知識和技術的項目價格;第三步,提高了勞務技術價格的部分後,醫保要銜接上去,一是要納入醫保的報銷範圍,二是總體上提高的部分,醫保要儘量予以報銷,使老百姓總體的費用負擔不上升。

  梁萬年補充説,“現在醫生很多不合理診療行為,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價格體系沒有理順,某種程度上是扭曲的,也就是説,現在的醫療服務價格體系還不能充分反映醫務人員的知識、技術的勞動價值,所以一定要把價格機制理順,把不合理的情況扭轉。”

  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怎麼做?

  ——委屬管、直屬管醫院必須做好表率

  記者注意到,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要求,2017年9月底前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所有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

  “這是2017年醫改的一項硬任務”,梁萬年在發佈會上指出,國家衛生計生委委屬委管醫院有44家,分佈在11個城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有6家直屬管醫院,對這50家委屬管、直屬管的醫院同時提出了要求,今年必須全部參加屬地的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委屬管、直屬管醫院必須要做好表率、做好先鋒示範作用。

  針對前四批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試點城市,他透露,到2017年底,前四批200個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藥佔比(不含中藥飲片)要控制在30%左右,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所消耗的衛生材料費要降低在20塊錢以下。

  他進一步解釋説,“藥佔比就是控制不合理用藥,百元醫療收入耗材的費用主要控制高值耗材的不合理使用。”

  此外,縣級公立醫院2015年已經全部推開改革,但梁萬年指出,“改革是在路上的,並沒有説完成改革,要進一步優化縣級公立醫院的收費結構,使藥品耗材佔比進一步下降,勞務技術價格的佔比進一步提升。”

  藥物短缺問題如何破?

  ——關於短缺藥供應保障的文件即將出臺

  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出,近日發生在廣東的藥品短缺事件引發社會關注。

  5月2日,廣東藥品交易中心官網發佈《關於藥品交易中第五批未按合同供貨及未及時供貨企業的公示》,公示公佈了一份涵蓋1004份合同的藥品名單,涉及512個品規、135個藥企、68個藥商,促請各生産配送企業在公示期內針對不供貨和不及時供貨的品種及時供貨配送。

  對此,梁萬年坦言,藥品的供應保障問題一直是醫改的一項重要任務,醫改的五項制度建設,其中一項制度建設就是藥品的供應保障體系建設。

  他透露,前不久,國家衛生計生委會同了相關部門專門研究了關於短缺藥供應保障的問題,中央深改組也對這個文件專門開會進行了審議,不久這個文件將會印發。

  “總體來看,一定要把短缺藥的供應保障作為今年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要確保我們能夠保證老百姓用藥的及時供給。”梁萬年説。(完)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