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伊利董事長潘剛:融資成本居高不下 制約實體經濟發展

2017年03月06日 08:39:58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潘剛委員:融資成本居高不下 制約實體經濟發展

  近年來,發展實體經濟越來越受到各個發達國家的重視,並被視為經濟復蘇的關鍵動力,這也成為全國政協委員、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所重點關注的一個問題。他在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實體經濟面臨創新能力不足、綜合成本持續上升以及部分資本對實業的負面衝擊等問題和挑戰,嚴重制約我國實體經濟的 持續發展和轉型升級。因此他針對振興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給出了多項政策建議,包括出臺支援和鼓勵企業創新的扶持政策,進一步降低實體企業成本負擔,以及完善 資本市場的法律法規等。

  潘剛表示,除了源於市場因素導致的人力、能源、土地等成本持續攀升外,融資成本居高不下和沉重的非稅負擔,成為制約實體企業發展的兩大主要因素。

  潘剛表示,在融資成本方面,多數中小實體企業難以從銀行渠道獲得年利率僅為4.35%的低息貸款,不少企業為獲得資金,不得不選擇年利率超過10%的私募基金甚至是民間高利貸,企業財務成本不堪重負。

  對此,潘剛建議,一是由政府主導,聯合各行業龍頭企業以及民間資本在全國各地共同設立産業創新研發中心,推進實體企業創新戰略,聯合突破具有行業共性的關 鍵性技術,以實現行業整體的提質增效;同時對於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企業,予以高額創新補助,切實幫助企業提升創新能力。二是進一步加大智慧財産權的保護力 度,用嚴厲的懲罰措施遏制侵權行為的發生,保障企業能獲得創新投入應有的回報,從而提高企業的創新意願和積極性。

  在進一步降低實體企業成本負擔方面,潘剛建議,一是全面清理整頓行政事業性收費,對不合法以及企業反映強烈的行政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進一步進行規範、調 整以及取消,著力規範清理壟斷性仲介收費,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時進一步加大對各種違規收費查處力度,堅決制止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的行為。二是 積極發展直接融資渠道,推進資産證券化創新發展,規範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加強債券市場“矩陣式”發展,積極發展項目收益債及可轉換債券、永續票據等股債 結合産品,簡化境內企業境外融資核準,降低企業財務成本。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