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歐洲糧倉"遇上中國"莊稼漢":兩農場快速扭虧為盈

2017年06月06日 09:56:53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核心閱讀

  5月底,烏克蘭北部切爾尼戈夫州的科留科夫卡區,晴空萬里,已是當地春播的尾期。早上5時,中烏泛達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姜浩瀚和烏方分場場長米哈伊爾等農場工作人員就在田裏忙活起來:給黑麥田犁地、為玉米田除草、進行小麥病蟲害防治……最近這段時間,大家幾乎天天從日出忙到日落。

  烏克蘭素有“歐洲糧倉”之稱,但地廣人稀、農業生産較為粗放。憑藉先進的農業技術和豐富經驗,中國投資已實現對烏克蘭農業全産業鏈覆蓋。而且,通過打開中國市場,烏克蘭優質農産品拓寬了銷路。

  帶來資金技術,兩家農場快速扭虧為盈

  中烏泛達農業有限公司(簡稱泛達公司)是中國河南黃泛區實業集團與烏克蘭企業于2013年成立的合資公司。隨後,泛達公司收購了科留科夫卡區的兩家農場,租賃了6400多公頃的土地,目前累計投資約1000萬美元,主要從事奶牛和肉牛養殖、飼料生産、糧食種植等,為當地農戶創造了250多個就業崗位。

  在農場工作了35年的米哈伊爾告訴本報記者,泛達收購的兩家農場在蘇聯時期都是利潤超百萬盧布的明星企業。蘇聯解體後,受貨幣大幅貶值、資金匱乏等因素影響,這裡的農業生産和經營情況不斷惡化,農村人口大量流失,土地撂荒現象突出。中國企業到來後,購置了先進的農機設備,引進了優良的品種,採用現代管理技術,穀物産量和牲畜存欄量大大增加,企業不僅實現了盈利,而且效益逐年增加。

  泛達公司總經理張振華對本報記者表示,烏克蘭地廣人稀,土地資源豐富,但主要是粗放式的農業生産模式;河南人多地少,農業技術實力雄厚,精耕細作經驗豐富。因此,雙方在農業領域的合作存在天然的互補性。泛達所在的切爾尼戈夫州是烏克蘭傳統的畜牧區,不僅適宜種植可作生産飼料的農作物,而且擁有豐富的天然草場,因此公司將發展奶牛和肉牛養殖作為經營重點。

  近年來,中方技術人員進行了奶牛品種改良、牛場環境改造和飼料配方優化等,牛奶總産量提高了3倍,牛奶品質也從二級提高至一級。

  擠奶工奧莉加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有近2000頭牛,其中奶牛750頭,單頭奶牛産奶量較之前翻了一番,新引進的荷斯坦奶牛日産奶量達到22升以上,肉牛的增重速度也大大提高。現在擠奶工的工資達到7000至8000格裏夫納(1美元約合26格裏夫納),是烏國內最低工資標準3200格裏夫納的兩倍多。隨著農場效益的提升,不少當地農戶紛紛返鄉重新種地、養牛。

  熱心公益事業,民眾從心存疑慮轉為喜愛尊敬

  在當地農戶看來,泛達公司不僅給他們帶來就業崗位和穩定收入,還熱心當地公益事業。過去鎮上的道路崎嶇不平,泛達來到之後,幾年時間幫鎮上修好了道路;泛達公司一直以低於市場的價格為當地學校和幼兒園提供愛心鮮奶;鎮上有哪戶遇到困難了,泛達也會給予一些力所能及的資助……經過幾年發展,當地民眾對中國“莊稼漢”的感情從起初的陌生和疑慮轉變為如今的喜愛和尊敬。村裏有個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體育館,村民們主動提出,免費讓中國員工使用。中國員工可以健身、打籃球,與當地村民一起鍛鍊。

  泛達公司所在的科留科夫卡區人口稀少,地理位置偏僻,距烏克蘭首都基輔240公里。在國外種地和養牛不光辛苦,還要忍受寂寞。泛達中方員工住村子裏,剛來的頭三年,這裡既不通寬頻,也沒有3G手機信號,想給家人發個微信都十分困難。

  為豐富大家的業餘生活,在農閒的時候,公司組織中方員工學俄語,每週3次,每次1—2小時。經過兩年多的學習,現在中方12名員工全都可以用俄語與當地員工進行日常交流和工作溝通,極大增進了中烏員工之間的感情。90後小夥子馮凱兵腦子活,記性好,俄語水準進步很快,無需翻譯陪同,就可單獨出差和參加技術推廣會。

  受益於一帶一路,中烏農業合作卓有成效

  黃泛區實業集團副總經理劉聰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黃泛區實業集團作為國有農墾企業,憑藉自身組織、管理、人才、技術等方面優勢,抓住國家農業“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期,在烏克蘭搶佔先機,紮根創業。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烏雙方農産品貿易開放力度不斷加大。繼烏克蘭的玉米、大豆、大麥等相繼獲得中國市場的準入認證後,中烏雙方日前簽署了烏克蘭牛肉輸華議定書,中國市場對烏克蘭牛肉正式開放。

  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中烏農業領域合作充滿機遇。令泛達人感到振奮的,還有烏克蘭營商環境的不斷改善,烏政府重視吸引外國投資,通過修改法律簡化投資審批,延長勞務許可期限,方便投資者在烏工作。當得知記者來泛達採訪,科留科夫卡地區行政長官米羅什尼琴科主動約見記者。米羅什尼琴科對泛達近年來在解決當地就業和增加當地稅收方面所做的貢獻給予充分肯定,並表達了全面加強與中國合作的強烈願望。

  中國駐烏克蘭使館商務參贊劉軍向本報記者表示,當前烏政府已將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産業,加大了吸引外資的力度。烏克蘭種植業平均利潤率超過20%,農業投入産出比較高,加之烏農業用地租金低,租賃手續便利,因此對外國資本具有較強吸引力。近年來,黃泛區實業集團、中糧集團等中國企業加大對烏投資力度,中國投資已實現對烏農業全産業鏈的覆蓋。泛達公司率先進入烏農業生産領域,獲得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希望有更多中國企業進入烏農業和食品加工領域,讓“歐洲糧倉”的優質農産品通過“一帶一路”建設豐富中國百姓的餐桌。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