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李毅中:工業、製造業走出去時注重四大風險

2017年06月26日 14:16: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6月26日電(孫秋霞)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工業和資訊化部原部長李毅中在《務實産業合作、防範投資風險、共建繁榮之路》的演講中,就工業、製造業在“一帶一路”中如何開展産業合作、如何提高防範和避免風險的能力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李毅中指出,工業、製造業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要依託項目驅動,深化産業務實合作。具體來説,要抓好五方面的合作:第一,開展交通運輸、電信、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第二,工業製造業走出去投資工業項目,推進産業合作;第三,廣泛開展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第四,為外貿提供有力的支撐;第五,發揮優勢,走出去去開展資源合作。

  那麼,工業、製造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如何提高防範和避免投資風險的能力呢?

  李毅中認為,對外投資,特別是在“一帶一路”中大概有四個方面的風險:第一是社會安全風險,第二是經濟法律、法規和制度風險,第三是資金、技術和市場風險,第四是文化融合及機構整合的風險。

  在李毅中看來,由於受到當地各種衝突的影響,在高風險地區的投資難免會遭受挫折,但高風險地區往往又有較好的商機。因此,企業對投資潛在的風險要做綜合調查分析,並與政府、非政府組織以及地方組織聯繫,同時要在合同中寫上確保安全的條款。

  面對經濟法律、法規和制度風險,李毅中指出,企業在前期盡職調查的時候,對當地的法律規定、政策動態要深入考察和梳理,按照商業行為準則做事,防範不規範、不合法的事情。

  而在防範資金、技術和市場風險方面,李毅中認為企業不應該盲目地並購、投資,對當地的資源、市場、區位、交通、技術標準、社會環境等要了解清楚。同時企業選定項目應該是自己的主業、強項,要注意技術的先進性,更要注意它的實用性和可靠性。

  李毅中指出,在化解文化融合及機構整合的風險方面,企業並購項目前後要制定比較完美的整合計劃,包括機構、人員、技術、裝備,既要有進步,又要有改革,同時也不能操之過急。

  最後,李毅中表示,防範上述風險光靠企業努力是不夠的,政府要更好地發揮作用。

  這是在6月25日舉行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園區建設國際合作峰會暨第十四屆中國企業發展論壇特色小鎮投洽會上,李毅中發表的主旨演講。(完)

[責任編輯:王怡然]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