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潘建成:“三駕馬車”驅動工業經濟景氣趨好

2017年04月28日 08:59:4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一季度工業經濟開局良好,各項指標明顯上升。工業運作狀況的好轉,主要有三個方面的驅動力:

  一是企業投資需求回升,投資增長加快。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名義增長9.2%,明顯好于去年下半年8.1%至8.3%之間的增長水準,尤其是民間投資明顯改善。投資增長加快,主要源於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産投資增長的加快直接帶動了資源性行業以及傳統裝備製造業需求的回升,同時産業結構升級、裝備升級帶動了IT設備製造業等高端裝備製造業的快速發展。

  二是消費結構升級,帶動食品、醫藥等行業持續快速增長。數據顯示,食品、醫藥製造業的增加值增速持續高於全部工業的平均增長水準,今年一季度,比全國平均增長水準分別高出1.9和6.8個百分點;從景氣狀況來看,食品製造、醫藥行業的景氣指數分別為136.2和149.9,在工業各行業中居於前列。

  三是出口的大幅增長。一季度,工業品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0.3%,去年全年同比增速僅為0.4%。出口的超預期增長,一方面與世界經濟環境改善、出口訂單增加有關,PMI新出口訂單指數自去年11月份回升至榮枯分界線50%以上以來,呈波動上升走勢,3月份升至51.0%;另一方面也與人民幣貶值有關,2016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幅度差不多7%,貶值效應在一季度得到充分釋放。

  因此,工業經濟能否繼續保持向好的態勢,要從驅動工業經濟的“三駕馬車”的未來走向談起:一看投資的走向。基礎設施投資的回報週期很長,所以基礎設施投資的加大意味著政府的杠桿率會加大,再提升有難度,但有望保持目前的增長水準。房地産投資在庫存巨大的壓力下,增速回落的可能性很大。基礎設施投資以及房地産投資的回落導致資源型産品需求擴張幅度有限,近期煤炭、石油、鋼鐵、有色金屬等資源型産品價格環比均呈下跌態勢,部分資源型産品庫存接近歷史高位,從一個側面表明投資需求對相關資源型産業支撐的力度在減弱。

  二看出口的走向。我國的貨物貿易佔全球貿易的比重已經接近14%的國際貿易經驗極限值,以美國新一屆政府為代表的貿易保護主義趨勢更加明顯,人民幣貶值效應正在減弱,均會對中國出口形成制約,下半年出口增長可能會面臨巨大壓力。

  三看結構升級的趨勢,消費結構升級與産業結構升級依然將延續,這將成為工業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支撐。從相關産業訂貨看,醫藥製造業,食品製造業訂貨景氣指數位於製造業各行業前2位,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儀器儀錶製造業訂貨景氣指數居製造業各行業前列;從相關産業投資意願看,醫藥、IT、汽車、電氣、通用設備、儀器儀錶製造業投資景氣指數位於製造業各行業前6位;從相關産業用工意願看,IT、文娛用品、電氣、紡織服裝、醫藥製造業用工景氣指數位於製造業各行業前5位。

  綜合以上分析,受經濟慣性的影響,二季度工業經濟仍有可能保持相對較快增長,但下半年增速下行的可能性較大。不過,由於有諸多支撐因素,下行幅度也不會太大。

  一季度工業經濟走勢向好,信心增強,但不能因為工業經濟開局良好就動搖去産能、去杠桿的決心。産能過剩是影響經濟轉型升級、經濟增長動能轉換的關鍵障礙,對此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認識。如果因為價格回升和利潤的恢復性增長,就讓一些僵屍企業死灰複燃,可能會讓一段時間以來的去産能成效付諸東流。

  工業品價格的回升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杠桿率持續上升的壓力,基於價格變動帶來的杠桿率下降與基於生産效率提升帶來的杠桿率下降是不一樣的,盲目的擴張如果遇到未來價格的波動,可能會加劇杠桿率更快上升。從目前形勢看,PPI有見頂的跡象,控制企業杠桿率依然是堅定的任務。

  2017年,要進一步明確降成本在穩住工業企業利潤,同時也是穩住工業企業信心方面的重要意義。減稅降費的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據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所作一季度中國經濟學家信心調查,三分之二的經濟學家認為,在結構性減稅的基礎上,要降低最高檔17%的增值稅稅率。同時,2017年的補短板工作,應該更緊密地與提升創新驅動力結合起來,要擁抱新技術革命浪潮,促進工業與現代服務業的高度融合,切實推進工業經濟邁向中高端水準。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