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央行:表外理財明年納入廣義信貸範圍

2016年12月20日 10:44: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19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總結前期經驗的基礎上,將於2017年一季度評估時開始正式將表外理財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廣義信貸範圍,以合理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表外業務風險的管理。具體為:表外理財資産扣除現金和存款等之後納入廣義信貸範圍,納入後廣義信貸指標仍主要以餘額同比增速考核。

  上述負責人表示,MPA實施近一年來成效較好,廣義信貸增長較為平穩有序,資本約束資産擴張理念進一步貫徹體現,金融機構經營總體穩健。同時,人民銀行也一直在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和實施情況對MPA進行完善。上述負責人稱,當前未納入MPA的表外理財業務增長較快,部分銀行的業務還潛藏著一些風險。一是表外理財底層資産的投向主要包括類信貸、債券等資産,與表內廣義信貸無太大差異,同樣發揮著信用擴張作用,如果增長過快會積累宏觀風險,不利於“去杠桿”要求的體現與落實。二是目前表外理財雖名為“表外”,但資金來源一定程度上存在剛性兌付,出現風險時銀行往往不得不表內化解決,未真正實現風險隔離。因此,為了更加全面準確地衡量風險,引導金融機構更為審慎經營,需要加強對表外理財業務的宏觀審慎評估。

  該負責人稱,前期人民銀行就表外理財納入MPA廣義信貸指標開展了模擬測算,金融機構和相關工作人員對此已有了逐步熟悉、調整和適應的過程,相關工作進展總體順利,目前看實施條件已經具備。

  上述負責人也表示,今年底若金融機構表外理財業務衝時點,會大幅拉高明年一季度乃至二、三季度廣義信貸餘額和同比增速,直接對明年前三季度MPA評估結果造成負面影響。如果有銀行因為MPA而衝時點,可能是由於對上述同比考核的機制理解還不夠準確。“避免衝時點行為,保持廣義信貸平穩適度增長,才符合宏觀審慎評估的要求。”他説。

  該負責人還稱,人民銀行將繼續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溝通、引導和風險提示,推動相關工作平穩有序地過渡,不斷健全完善宏觀審慎評估體系。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