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展望2017年:推進供給側改革中的經濟形勢

2016年12月20日 10:14:39  來源:宣講家網評論
字號:    

  2016-12-19 08:57宣講家網評論賈康我要評論0

  核心提示:2017年的改革,將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方針指導下,在財稅、金融、簡政、國企、養老等相關的制度創新重點改革領域積極推進,除繼續著力去産能、去杠桿、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之外,還將需要在優化基礎資源、能源産品的比價關係和價格形成機制,建立房地産業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形成有效防範系統性風險的地方政府債務運作機制等方面有所作為。

  2016年的宏觀經濟運作,是2011年中國經濟持續下行以來終於體現出有可能出現階段性探底的一年。自一季度開始,連續三個季度龍頭指標GDP報出6.7%的增長率,第四季度很有可能還是6.7%左右,一個年度“小平臺”的表現為多年來絕無僅有。結合自2015年下半年以來各項主要經濟指標演變的分析,我認為可以謹慎樂觀地重復我在2016年一季度時已提出的粗線條預測判斷:2011年以來的中國經濟下行中,有望在2017年完成較明顯的探底。緊跟著我們應當力求實現經濟的企穩,以對接一個時間越長越好的中高速(6.5%-7%,或6.5%左右,或7%左右)的增長平臺,關鍵是要使這一平臺期的中國經濟具備結構優化、發展方式向集約化加快轉變的“升級版”特徵。

1267

  在宏觀調控方面,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需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力求繼續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保持一定水準的赤字率和積極穩妥運用政府債務手段與相關政策工具,在適度擴大內需的同時著重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保障民生兜底需要,促進經濟結構調整;貨幣政策方面,應保持必要的穩健中性,適當處理“相機抉擇”的工具組合,適應貨幣供應方式新變化,注意防範風險。財政、金融都需注重“寓調控于改革”,大力推進PPT等創新機制的構建與發展,支援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護生態等多重目標的實現。在新的一年,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堅持擴大開放,穩定民營企業家信心,振興實體經濟,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等,也將是管理當局工作與政策調控的重點。

  為切實提高經濟發展的品質與效益,我們必須在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歷屆全會形成的大政方針和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指導下,按照“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發展動力的轉型升級和加快發展方式轉變,以創新發展為第一動力,帶出協調、綠色、開放發展新局面,有效化解國民經濟中的深層結構矛盾,達到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的有效提升和落實于全體社會成員的共用發展。

  品質和效率、效益的提升,直觀地看密切關聯于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而中國的突出問題是只有成功地實行了提供有效制度供給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即實質性地推進了制度創新,才能充分激發、釋放市場主體、科研人員和管理者的潛力、活力,打開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的空間。所以要狠抓“制度供給”這個“綱舉目張”的關鍵要素,取得這一“最大紅利”。

  2017年的改革,將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方針指導下,在財稅、金融、簡政、國企、養老等相關的制度創新重點改革領域積極推進,除繼續著力去産能、去杠桿、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之外,還將需要在優化基礎資源、能源産品的比價關係和價格形成機制,建立房地産業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形成有效防範系統性風險的地方政府債務運作機制等方面有所作為。特別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産權保護制度建設,與糾正一批侵害企業産權的錯案冤案、保護企業家精神等重大事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給出了明確的指導意見,其意義重大,其影響深遠,必將為“問題導向”下的改革攻堅,産生聚焦重點的推進,形成蓬勃強勁的活力釋放與創新驅動,有望成為2017年的亮點。深入推進農業的供給側結構改革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給出了相當系統化的指導意見,將引出“三農”領域的改革發展新局面。

  (作者係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的首席經濟學家)

  (轉載請註明來源:宣講家網站,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建議!

  稿件一經採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徵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