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區域存款比拼:粵京蘇排前三 遼寧等增幅慢

2016年09月07日 11:23:37  來源:一財網
字號:    

  “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或稱“資金總量”,是一個地區經濟運作的結果之一,也是經濟運作的動力之源。在中國,城市資金總量反映的不僅是自身GDP的數量,也跟該地區的區域輻射力有關。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通過研究各省份過去10年來資金存量的變化發現,廣東、北京的資金存量遙遙領先。相比10年前,資金存量增長最快的省份大多是西部地區,而山西、遼寧、黑龍江等能源重化省份則增長最為緩慢。

  存款前三為粵、京、蘇

  數據顯示,有4個省份的資金存量超過了10萬億元,為廣東、北京、江蘇和上海。其中第一經濟大省廣東超過了16萬億元,位居各省份榜首。

  廣東省擁有廣州和深圳兩座一線城市,去年深圳的資金存量達到57779億元,在城市中僅次於京滬;廣州的資金存量達到42843億元,在城市中位居第四。廣深兩座城市資金存量之和達100622億元,略高於上海。

  這樣的格局大抵符合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即北有北京、東有上海,而南邊的中心則相對平攤到這兩座城市上。

  作為強一線城市,北京和上海均是名副其實的全國中心城市,兩城的資金總量均在10萬億元以上。北京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餘額128573億元,比年初增加15248.7 億元,在省份中僅次於廣東,高居全國第二。

  第二經濟大省江蘇則以11.1萬億的資金存量位居第三。其中江蘇三大城市南京、蘇州和無錫的資金存量分別為26471億、25231億和13181億,三城之和達到了64883億元,佔全省近六成。

  在廣東、北京、江蘇和上海之後,排名第5的浙江也正在接近10萬億大關。去年浙江資金存量達到了9萬多億,值得注意的是,同樣作為沿海發達省份,浙江的GDP總量不到山東的七成,人口只有山東的56%,資金存量卻比排在第6的山東多出1萬多億元,主要原因在於浙江的産業結構以民營經濟為主,民間財富更為雄厚,資本市場更為活躍;而山東則以重化工業和農業為主,資金流量相對較小。

  西部人口大省四川則位列山東之後,資金存量達到6萬億元,名列全國第7。雖然四川離山東差距較大,但也領先後面的河北、河南不少。目前河北、河南的資金存量均在4.8萬億元左右,與排名第10的遼寧差距非常小。

  在榜尾方面,資金存量在2萬億元以下的有9個省份,其中海南、青海、寧夏和西藏的資金存量均低於1萬億元。

  西部省份增長最快

  從增速來看,過去10年來,資金存量增速超過400%的省份共有14個,超過450%的省份有9個,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其中西藏、青海和貴州高居前三。

  西藏過去10 年的資金增幅達到了704.6%,在各省份中位居第一;青海則為608.6%,位居第二。這兩個省份的10年增速之所以最高,一方面是因過去10年國家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投入較大;另一方面,這兩省份的經濟體量本身就較小,在投入增加的情況下,增速也顯得較快。

  貴州、重慶和四川這三個西南省份的增速高居前列,也與國家加大西部開發有關,如四川,在汶川地震後投資較為集中。另一個重要方面是,這三個省份的産業佈局和調整做得較好,産業結構均衡,吸引了珠三角、長三角大量企業尤其是電子巨頭轉移落地。製造業方面的裝備製造、高新技術發展不錯,因此經濟增速也保持較快增長。

  與之情況相似的還有安徽、江西和湖北、湖南這些長江中游省份,相比東北、華北、西北等地過於依賴能源和重化等傳統産業、産業結構老化的不同,長江中上游地區的産業結構更為豐富,能源與經濟體系的構建比較完備,受能源價格下行的衝擊也較小。隨著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長江中上游地區到長三角和珠三角大大方便了,這些地方也是2008 年之後沿海産業向中西部轉移的重點佈局地區。

  多原因致部分城市增幅慢

  增速後十位的省份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廣東、浙江、北京、上海這些沿海發達省份,在土地、人力成本不斷上升後,這些省份的不少産業紛紛轉移到中西部以及東南亞等地區。

  此外,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這些省份也在主動進行産業轉型和升級,在這個過程中,增速也自然降緩。例如北京、上海增速較慢,主要是這兩地主動進行結構調整的結果。尤其是這兩個超一線城市人口已超2000萬,出現人口、交通、生態方面的“大城市病”,為了從病根上破解這些問題,京滬相繼提出人口控制和産業疏解的政策。

  另一部分則是山西、遼寧、黑龍江這些重化工業省份。黑龍江在過去10 年的資金存量增速為242.5%,位列倒數第一;遼寧增速也只有299%,為倒數第二;山西只有300.5%;此外吉林10年增速也只有327%,位居倒數第五。

  這些能源重化省份的資金增長緩慢,主要原因是,在經濟新常態下,能源經濟下行,以能源原材料工業為主的地區受到較大衝擊。此外,這些地方以國有經濟為主,市場化程度不高,産業轉型結構調整的難度也更大。

  而從各省份資金存量的排名來看,2005年至2015年期間有不少省份的名次發生了較大變化。在前10名中,除了江蘇資金總量超越上海上升為第3 外,另外一大變化是遼寧和四川互換了名次,2005 年排名第7的遼寧退居第10,2005年位居第10的四川上升至第7。

  在10名之外,名次變化較大的省份還有,山西從第13下降至第17,黑龍江從第16下降至22位。與之相對應的是,部分省份上升比較明顯,其中安徽從第18 位上升至第14 位,重慶從第20位上升至第16,貴州從第27位上升至第23位。

  最後需要説明的是,此次在數據採集上,貴州、江西和內蒙古三省份只有人民幣存款餘額的數據,但由於這三個省份屬於內陸省份,外幣存款餘額較小,因此在此採用該數據。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