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五大行上半年2.5萬人離職 有職員最慘月入790元

2016年09月07日 11:22:44  來源:新京報
字號:    

  史玉柱炮轟民生銀行:降薪是昏招 有用的人被趕走

  

  上半年股市震蕩不前、經濟增速持續疲軟,曾經被視為高富帥扎堆的金融業開始風光不再。隨著中報陸續披露完畢,上市銀行、券商、基金在上半年均有不少公司出現了降薪、減員的現象。在此背景下,不少從業者開始被動離開或主動撤離金融業。

  隨著16家上市銀行中報披露完畢,裁員、降薪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有人驚呼“裁員潮”、“離職潮”來了。業內人士表示,裁員降薪沒有外界説得那麼誇張,但壓力的確在變大。

  根據新京報記者統計,上半年工、農、中、建、交五大行職員較去年底分別下降了7635人、4023人、6881人、6721人和577人,共計超2.5萬人。其中中行離職率最高,超過2.2%。薪酬方面,工行、建行、農行的職工薪酬及福利總額同比均有所下降,其中農行降幅為2.89%。

  民生銀行降薪居首

  根據此前公開的數據,民生銀行在近期上市銀行“降薪潮”中位居首位。民生銀行2016年半年報對外透露,今年1-6月,民生銀行員工薪酬87.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2%。

  有分析指出,這跟民生銀行上半年的經營狀況不無關係。中報顯示,民生銀行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6%,凈利潤同比增長1.66%,成為首家增速跌穿2%的股份行。

  民生銀行降薪也引來了自家股東的“炮轟”。民生銀行股東之一、史玉柱在微博評論稱:“降低薪酬水準是昏招。可以減人,但決不能減薪酬,否則人才嚴重流失;企業減人是淘汰沒用的人,減薪是趕走有用的人。”

  銀行間薪酬分化現象也令人關注。據證券時報統計,三甲城商行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今年上半年每人平均薪酬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25.6%、36.8%和61.5%。新京報記者根據銀行中報統計,傳統銀行裏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的職工薪酬及福利總額均有所下降,其中農行降幅達2.89%。

  五大行均減員

  除了降薪,減員也在出現。根據新京報記者統計,工、農、中、建、交五大行職員較去年底分別下降了7635人、4023人、6881人、6721人和577人,其中中行離職率最高,超過了2.2%。而五大行在前幾年同公務員、機關事業單位一樣,曾被人認為是“鐵飯碗”。

  “現在經濟環境不好,但業績指標沒怎麼降,聽説好多打算辭職的。”一位農業銀行一線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説。

  建行一位客戶經理向新京報記者稱,前幾年建行就狠抓了不良處置,在這種情況下收入不免有所下降,也讓許多人萌生了離開的想法。

  股份銀行方面,雖然每人平均薪酬上漲了4.7%,但超過10%的離職率令招商銀行也走上了風口浪尖。招商銀行的中報透露,上半年其減少了7768人,離職比例超過五大行。此外,數據顯示,興業、中信、招行、浦發等股份行也都出現了員工減少的情況。

  “圍城裏的人想出去,圍城外的人想進來。”一位不願具名的農行省一級分行管理培訓生給記者看了她的第一個月工資單,交完五險一金拿到手工資在6000元左右。“錢不是主要因素,因為一直想做金融,相對也體面。”她對新京報記者説。

  前員工自述

  客戶經理:工資扣到只能維持溫飽

  我前年畢業,回到家鄉加入了國有五大行之一,去年開始擔任客戶經理。因為手下壞賬多,現在工資扣到只能維持溫飽了。

  按規矩,客戶經理底下出了壞賬,經理要按比例扣取相應的工資。從去年開始,因為手下出了壞賬,每個月到手就只有1000多塊,扣得最厲害的一次,一個月只有790元。

  剛做客戶經理的時候,領導也經常談話,説我們小地方能湊齊一群上財的畢業生做對公不容易,但就是不漲工資,沒想到工資反而還跌了。

  後來是總行領導巡視的時候發現了,説你們做出來的對私業績照發,比如對私業績做了100塊錢,對公扣了50塊錢,那麼還能從50塊錢裏分,多少日子好過點。

  但我還是辭職了,打算在家先休息一段時間。

  法務員工:辭銀行去律所,工資翻兩倍

  我之前在一家國有大行擔任法務方面的職位,在我們行算後臺,沒有績效的説法,拿的是死工資。

  其實當初去銀行主要考慮也是,在二三線城市銀行員工跟老師、醫生一樣,感覺都是體面、穩定的工作。但可能是近幾年企業不好做,文案工作很多,經常也要加班,有時候都要做到深夜一兩點。我入職年份短,工資比較低,都是“1開頭”,所以就辭了。

  新工作是領導介紹的,去了一家我們本地的律所,工資超過原先兩倍了。其實我們銀行接觸的一些企業客戶挺多,很多原來同事跳槽時都有資源有人脈。

  回應

  “業績未達預期影響當期費用”

  新京報記者就離職降薪等採訪建行,截至記者發稿時尚未得到正式回應。但據建行內部人士透露,目前他所在地區的業務在全國來看屬於末尾之列,因此出現一些離職情況也比較正常,但包括一些對私的客戶經理在內,也有人因為業績出色收入也比較高。

  9月1日,招商銀行也回應了減員一事稱,2016年招商銀行在勞動用工方式上降低勞務派遣用工佔比,並在風險和品質可控的前提下,將原部分派遣人員所從事的非核心業務委託專業服務供應商完成。因此,年報中所披露的含勞務派遣人員在內的人數會出現較2015年末下降的情況。

  也有分析指出,因為銀行大規模招人基本都是校招,年中評價“裁員潮”、“離職潮”或許有失公允。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原主任易憲容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中國銀行員工總數大致在380萬人,據報道上半年銀行員工離職是3.5萬人,照這麼算比例不到百分之一,應該算“相當低”。

  薪酬方面,據新京報記者了解,民生銀行高管也在其業績會上做了説明,一是部分機構業績未達預期,影響當期費用;二是歷史上對員工薪酬計提較多,因此,今年上半年實際發放薪酬,同比還增長了11.47%。

  分析

  “銀行在激勵機制方面還需改善”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雖然銀行業務人員收入跟業績掛鉤,但對於有貢獻的人降薪肯定不合理,所謂“降薪潮”反映銀行機構在激勵機制方面還要進一步改善。

  據新京報記者了解,此前包括招商銀行、民生銀行等在內的銀行推出了員工持股計劃,但作為首家推出此計劃的招行,目前計劃已“擱淺”。

  8月24日,招行發佈公告稱,《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度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暫停實施;待相關政策法規進一步明確後,公司將依法依規擇機重新啟動員工持股計劃,或探索其他長期激勵方式。

  對於銀行減員,天風證券銀行業研究員廖志明認為,銀行員工數下降,一是因為電子渠道替代率上升導致人工需求下降,二是出於成本控制考量。受資産品質惡化等因素影響,許多銀行一改以往網店擴張的做法,裁撤效益差的網點,減少非行銷條線尤其是櫃面人數,以期控制品質,這個趨勢也在部分銀行中報中得到體現。

  易憲容指出,儘管這些年來國內銀行業在金融市場的地位不斷地弱化,但中國銀行業在金融市場中的主導地位並沒有改變,如果國內銀行業的全面衰弱,在股市短期內難以振興的情況下,不僅預示著中國經濟面臨的困境增加,也意味著國內實體經濟的融資渠道縮窄,中國經濟及金融市場的風險在增加。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