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支付“裸牌照”有多火? 市場仲介叫價已達5億

2016年08月23日 11:11:09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圍在城裏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目前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正處在圍城中。一方面,近日央行正式公佈首批27家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的續展結果,其他支付機構仍在翹首以待。另一方面,央行正加緊開展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清查風暴”。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被央行開過罰單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已有18家。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對於第三方支付機構而言,未來除了要整頓現有業務外,還需要尋找創新點以破解利潤微薄難題,比如重視對用戶數據的挖掘使其變現。

  日前,支付寶等最早一批的支付牌照在到期逾3個月之後,終於獲得續期。緊接著,第二批牌照也正面臨即將到期的問題。

  支付,作為連接整個生態系統最終要的一環,不少企業都渴望擁有這個牌照,以便盤活整個系統。數據顯示,2011年至今,央行共發放了8批270張支付牌照,減去因違規被撤銷的3張,目前市場上還有267張。

  事實上,2015年3月廣物電子商務公司獲得支付牌照至今,央行尚未新增一張支付牌照。支付牌照處於實質性的停止狀態,但目前在排隊申請的有80多家。

  物以稀為貴。一位仲介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部落格,微博)》記者,“你也知道,人民銀行現在已經不發放新的牌照,但是可以續牌。”據記者了解,一個“全牌照”經營範圍為全國的“裸牌照”目前報價已經達到5億元,而2015年的售價在2億~3億元,一年時間幾乎翻倍。

  存量牌照只見減不見增

  近日,恒大集團已經完成了對廣西集付通的收購,間接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收購價格在5.7億元左右。

  在新牌照暫停的情況下,很多公司通過股權收購等辦法來獲得支付牌照。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王風和律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牌照不是一種特定意義上的物,它是法律上的一種許可,這種許可是不能被買賣的,但通過資産收購、重組等方式來實現股權變更是允許的。

  此前的8月12日,在到期逾3個月後,央行公佈了對支付寶、銀聯、財付通等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機構牌照的續展結果。27家機構牌照續展有效期為五年,截止日期為2021年5月2日。

  央行方面表示,一段時期內原則上不再批設新機構;重點做好對現有機構的規範引導和風險化解工作,防範出現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為底線;健全監管制度,強化監管手段,加大專項治理和執法力度,進一步提升監管有效性。

  記者注意到,目前已有浙江易士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廣東益民旅遊休閒服務有限公司、上海暢購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的支付牌照因違規先後被登出。這三家的業務範圍主要是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涉及的主要問題是挪用客戶備付金。

  根據《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規定,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包括網路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其中,網路支付包括貨幣匯兌、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等。

  “全牌照”價格更高

  上述仲介人士表示,支付牌照的價格是主要按照其業務範圍來定。如果涉及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等業務範圍比較多的,價格肯定要貴一點。

  據其介紹,目前手上有兩個“全牌照”,一個報價4.6億元,一個報價5億元,而僅為網路支付的牌照價格相對便宜,其中一個報價為3億元(其中備付金有1億元)。

  而在2015年,業務範圍僅為網路支付的牌照,一般售價在1億~2億元;經營範圍為全國、業務範圍又是網路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的“全牌照”售價為2億~3億元。

  “兩三億元的話,現在‘全牌照’是不可能的,估計只有網際網路支付這一項業務的。”上述仲介人士表示,“不同公司報價各有不同,有些高、有些低,但基本上是啥都剝離的,沒有債務,就是一個‘殼’。”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該仲介手上擁有幾十個這樣的“殼”。至於轉讓的原因,有的公司是“不想做了,想改行”,也有的公司是“拿了牌照再轉出去”。

  一位曾經想要入手支付牌照的業內資深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除了業務範圍,因牌照需要年檢也有時間限制,期限越長的估值越高。另外,要看支付公司有沒有實際業務,有沒有成熟團隊,有沒有完備的系統,對接的銀行渠道是自己直連的,還是通過其他支付公司間接連接的等等。

  對於當下支付牌照價格“水漲船高”的現象,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個行情,可能還會繼續發燒一段時間。”

  上述資深人士也提醒,第三方支付業務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小,需要的團隊能力越來越強,收購牌照後需要追加的投入非常大。一般機構即便買得起,也不見得能持續投入,把這個牌照真正做起來。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