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中建材集團與中材集團重組 央企戶數減至104家

2016年08月23日 11:04:05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專家認為,兩大集團重組可以幫助上市公司提高估值水準

  央企間的重組整合步伐提速。昨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國資委獲悉,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建築(601668,股吧)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材集團公司實施重組。至此,國資委直接監管中央企業數量已減至104家。

  “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兩大集團的重組整合可以有效減少惡性競爭,實現強強聯合,進而增強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中央企業智庫聯盟秘書長彭建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專家認為,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兩大集團的戰略重組不僅可以有效避免同業競爭、減少惡性競價、降低單位成本、形成規模效應,而且可以幫助上市公司提高估值水準,增強其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對於行業而言,此次重組也預示著建材行業央企整合的大幕正式拉開,産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去産能將全面提速。

  稍早之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並在“重組整合一批”中,首次正面提出央企重組整合的四種方式,即央企強強聯合、央企間專業化整合、央企內部資源整合以及央企並購重組。

  彭建國認為,今後一段時期內,央企間重組整合的步伐會加快,主要原因有以下五個方面:一是“管資本為主”思路的需要;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三是兩類資本公司發揮作用的需要,即投資公司與運營公司;四是發揮國有經濟功能的需要;五是國際化競爭的需要。

  “如果今年年內,央企戶數整合到100家之內,對國資佈局而言,整體結構將得到優化,産業集中度將得到提升。”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認為,在“大企業時代”的發展背景下,按照適應國內外市場激烈競爭與央企內在瘦身健體的需求,一批有創新能力、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公司”將會出現。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