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商業險:從“有必要”到“掏錢買”有多遠?

2016年08月11日 08:29:56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社保較普遍 商業保險幾近半數

  數據

  北京市農業學院學報上的居民保險意識調查報告顯示,針對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30份,回收有效問卷212份。被調查者保險擁有情況見表1,其中有81%的居民有社會保險,而擁有商業保險的被調查者佔比為49%。

  解析

  太平人壽區域經理周姣姣指出,社會保險作為保障市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帶有一定強制性的將一部分收入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一定條件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補償,它不以盈利為目的,已經被大部分市民所接受。但商業保險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保險形式,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公司支付保險費,保險公司根據合同約定承擔賠償責任。

  支招

  近年來隨著保險行業的發展,商業保險也逐漸被更多的市民接受,但市民在對商業保險的認識上仍然不足,這也是由多方面原因形成的。建議市民持續關注保險案例,增強風險意識,結合自身需求選擇商業保險。

  醫保、壽險佔比多 理財類保險佔比少

  數據

  在擁有商業保險的被調查者中,有90人擁有“醫療保險”,78人擁有“人壽保險”,43人擁有“人身意外傷害險”,而“理財型保險”和“教育類保險”在調查者中知之甚少。

  解析

  周經理表示,此次調查中的投保人數佔比基本反映了投保的原則和優先順序,即健康險、壽險、意外險、投資類保險。其中理財類保險和教育類保險都屬於家庭儲蓄和投資類的保險,這類的保險需要較大的保費預算,在保險保障的同時雖可以獲取收益,但適用於經濟實力雄厚、想對孩子未來長期保障的家庭。

  支招

  周經理建議,醫療保險中要重視大病保險,且人壽保險最好優先投保家庭的頂梁柱,意外險則可以著重給家中老人、孩子投保。

  經濟條件及認識局限商業保險購買

  數據

  對於商業保險的態度,被調查者中有158人“認為有必要購買商業保險”,佔比75%。但在回答“您是否願意購買商業保險”這一問題時,有94人選擇願意,佔比44%,118選擇不願意,佔比56%。周經理指出,雖然大部分的被調查者認為商業保險很有必要,但是真正願意花錢購買的不到一半,不妨説,許多東西的購買都和自身經濟條件有關,但是,市民對保險的認識也是局限保險購買的重要因素。

  解析

  周經理認為,長期以來,商業保險不被市民所認識和認可,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看:一,提高市民的保險意識、加深市民對保險的認識需要政府、保監會、保險行業協會共同努力,尤其是在宣傳推廣和開展積極有意義的活動上。例如此前7月8日朝陽公園舉辦的保險公眾宣傳日活動,讓市民近距離接觸和了解保險、體驗認識保險。北京保險行業協會負責人也曾表示,為市民搭建了解保險的平臺,借此幫助市民樹立完善的保險理念,是活動的意義所在。二,保險代理人其實是對文化素養和金融知識有較高要求的綜合型人才。近幾年來保險從業人專業素養不斷提高,但此前全國保險代理人文化程度參差不齊,給初次接觸保險的市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對行業內來説,需要專業的尺規來不斷考量從業人資質。三,老百姓在對保險認識不足的情況下,更著重眼前利益,對於保險這種長期投資的産品存在顧慮,將信將疑下購買了産品,一旦有所糾紛,往往過於激動,事情無法妥當處理,形成惡性迴圈。

  支招

  周經理提道,今後提高居民保險意識可以以政府、保監會和保險行業協會為主導,提升保險業的整體地位和形象;以保險公司為主體,優化保險服務;以學校教育為基地,加強保險教育、普及保險知識。

  北京晨報記者

  張曉莉 張慧皎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