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不良資産處置市場規模超萬億 産能過剩企業風險暴露

2016年07月06日 08:34:54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一面是以産能過剩行業為代表的企業資金鏈風險持續暴露,一面是商業銀行信貸資産品質加速下滑,伴隨著經濟結構長期而艱難的調整,不良資産持續生成,不良資産處置市場的規模也在持續上升。機構測算的數據顯示,2016年不良資産的市場化投放規模達1.5萬億左右。

  緊繃 産能過剩企業成風險高發區

  在這一輪經濟調整週期中,産能過剩行業企業的資金鏈最先受到嚴重衝擊,由此引發的金融風險不容忽視。

  據Wind數據統計,截止到6月底,今年來國內已有18家發債主體違約,涉及債券數量36隻,本金超過200億元。財通證券報告稱,2016年迄今的違約事件達到過去兩年總和,所有債券類型均出現過違約。其中,民企是主要違約主體,央企和地方國企也不在少數;它們大都以中上游強週期行業最為多見。與此同時,據Wind統計,今年以來已發生105起主體評級或評級展望下調事件,産能過剩行業繼續承壓。

  在經營虧損和過度負債的雙重壓力下,産能過剩行業的資金鏈一直緊繃。以煤炭業為例,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5年大型煤炭企業虧損面超過90%,行業利潤總額僅441億元,是2011年的十分之一,而負債總額則同比增長10.4%至3.68萬億元,90家大型煤炭企業負債總額高達3.2萬億元。Wind數據也顯示,截至一季度末,39家上市煤炭企業平均資産負債率為59.16%,超過70%警戒線的有10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境內債券市場到期償還量將創歷史新高,尤其是下半年將迎來償還高峰。據Wind統計數據,2016年7至12月,將有2.72萬億元的公司信用類債券面臨到期償還或提前兌付,高於上半年的2.53萬億元。其中下半年債券扎推到期主要集中在8月和11月,分別是4930.4億和4735.5億,較去年同期大漲了34.6%和15.3%。另據瑞銀統計,在鋼鐵等産能過剩嚴重的行業,8月開始將是債券到期高峰,屆時會有約800億元債券到期,10月和11月將有大約900億元債券到期。

  中信證券首席債券分析師明明表示,“從信用事件來看,近期信用事件雖然沒有大規模爆發,但是也在逐步釋放,如繼續發酵的春和、東特鋼,與引發區域風險擔憂的川煤集團等,産能過剩行業發行人密集的評級下調更是前所未有。所以我們對信用利差中期繼續走擴的觀點保持不變,而其兌現的時間點很有可能是7月至8月的産能過剩行業與高風險債券兌付的階段性高點。”

  攀升 局部區域銀行不良率維持高位

  伴隨著經濟週期的波動和企業經營狀況的惡化,我國銀行業難以獨善其身,資産品質逐步下滑。銀監會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環比繼續雙升。其中,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13921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177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5%,較上季末上升0.07個百分點,為連續第18個季度上升。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副局長王勝邦此前在國新辦吹風會上表示,不良率是在非常低的基數下上升的。在過去幾年經過新一輪國有銀行改革,當時商業銀行不良率最低下降到0.9%,現在大概是1.75%,幾乎翻了一倍。他還稱,過去三年商業銀行用撥備核銷等手段處置了約2萬億元不良貸款。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銀行業整體信貸風險仍然可控,但一些局部區域的金融風險不容忽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區域性的金融風險從長三角地區等沿海地區向中西部一些內陸省份轉移趨勢日益明顯。

  根據各地銀監局日前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貴州、廣東、浙江、山東等地的銀行業不良率仍呈現上升趨勢。此外,吉林省和黑龍江省的銀行不良率均超過3%,分別達到3.53%和3.5%。另外,雖然公開數據並未披露,不過山西、內蒙古等地的銀行資産品質也存隱憂。

  以山東為例,山東省金融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姬玉璐表示,山東省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這幾年持續增長,且銀行貸款的向下遷徙率不斷提升,省內有2000多億元處於不良邊緣。一位商業銀行山東地區分支機構人士對記者説,經濟沒有見底,而山東本身就是製造業、重工業、鋼鐵等行業集中的大省,受到的衝擊自然不小。

  “最開始,外向型經濟特點比較明顯的地區受到外部衝擊最大,這些地區的不良貸款也最早産生。而伴隨著産業結構的調整,風險逐漸從下游傳遞到上游的製造業、資源行業,一些中西部地區或是資源型産業為主的省份的金融風險開始逐步暴露。這也體現了經濟鏈條逐步傳導的過程。”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

  擴張 不良處置市場規模繼續擴大

  業內人士表示,從目前來看,由於經濟結構調整還未結束,這一輪不良生成尚未見頂。

  從非金融企業角度而言,企業信用利差正在擴大,預示市場判斷企業的債務仍在上升,信用風險仍將不斷暴露。而從金融企業角度而言,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日前發佈的《2016年三季度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指出,2016年2季度,中國上市銀行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估計不良貸款率繼續升至1.8%左右。預計三季度,中國上市銀行資産、負債增速進一步放緩,局部風險加速暴露,不良貸款率小幅上升至1.9%左右。

  一位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産保全部人士坦言,目前銀行不良貸款的暴露並不充分。“一般而言,銀行都對當年撥備覆蓋進行預算,一旦不良太多,撥備預算超標,銀行就會想各種辦法讓當年的不良暫時不暴露出來。”他説,“有的銀行採取讓第三方企業接續貸款的方式,這種情況下,銀行的不良在未來有可能真正轉化成正常;但是有時候,銀行則在明知道企業已經不行的情況下,繼續給企業一小部分貸款,並要求資金封閉運營,目的是能夠先收回幾個點的利息。但這種情況下,這筆貸款只能是暫時不進入不良範疇。”

  國泰君安此前發佈的估算數據顯示,2016年末商業銀行不良餘額將達到2.1萬億元,信託業不良資産規模將達4700億元,非金企業不良資産規模將達6.3萬億元,並且預計2016年不良資産的市場化投放規模達1.5萬億左右。

  “去年山東多個擔保圈中出現的不良貸款不斷增加,以一個擔保圈100億元的規模論,山東省當前就存在1000億元以上的市場。此外,地方政府債務、社會非法集資、網際網路貸款等都存在風險,也給不良資産處置留出市場空間。”姬玉璐説。

  “目前,不良資産處置市場供給量很大,但是能真正參與進來的機構還十分有限,未來若監管進一步放開市場限制,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大。”曾剛表示。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