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多機構預計二季度GDP維持6.7%增速 降準預期升溫

2016年07月06日 08:29:57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多機構預計二季度GDP維持6.7%增速 降準預期升溫

  7月中旬,國家統計局將發佈二季度經濟數據。目前,已有多家機構發出了自己的數據預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多數機構預計二季度GDP將增長6.7%,增速與一季度基本持平。

  先期公佈的一些數據也印證了經濟平穩運作態勢。在連續兩個月持平在50.1以後,7月1日公佈的6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出現小幅回落,降至50的榮枯分水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6月份PMI指數繼續小幅回落,表明經濟運作仍存在下行壓力。但指數處於50這一臨界點,表明經濟總體趨穩的態勢尚未改變。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寬財政、穩貨幣”應成為短期宏觀政策的基本取向。考慮到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大,物價水準較低、中長期利率穩中趨升等因素,近期可考慮降準。

  投資、出口對經濟拉動減弱

  從幾個先行發佈的數據當中,可以對二季度的GDP增速略窺一二。

  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9.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1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回落0.4個百分點。而民間投資增長明顯減速——前5個月民間投資僅增長3.9%,增速分別比上年和今年一季度下降8.2和1.8個百分點。

  出口方面,數據顯示,出口累計下降7.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3個百分點。

  相比而言,消費保持了穩定增長。數據顯示,前5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增長10.2%,增速比上年同期僅低0.2個百分點。“但如果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速則與一季度基本持平。”高玉偉説。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表示,當前中國出口增長壓力較大,其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料將走弱,但消費仍延續穩健增長態勢,且對經濟拉動作用有所提升。

  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BCG)最新調查研究顯示,在經濟增速放緩、市場波動的環境下,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意願依然強勁。儘管增速輕微放緩,但消費增長仍處在上升軌道。

  二季度GDP或維持6.7%增速

  6月30日,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發佈的《2016年三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顯示,二季度以來,投資、消費、出口數據持續下行,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但是工業生産平穩有增,企業效益改善,為緩解基本面的壓力提供了支撐。

  數據顯示,前5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9%,雖然比上年同期低0.3個百分點,但較一季度小幅回升0.1個百分點。上述《報告》預計,二季度工業增加值增速在6%左右。隨著去産能進程加快和能源原材料價格反彈,部分行業産能利用率將有所回升。

  與之相應的是工業企業效益改善。高玉偉表示,這受益於前期政策刺激、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産快速增長、PPI降幅收窄等因素,今年以來工業生産較為平穩。他預計,二季度GDP增長仍有望實現6.7%,與一季度持平,季度之間的波動幅度明顯減小,經濟增長穩定性相應增強。

  劉學智認為,第一産業增長穩定,但在經濟中佔比較小;第二産業對經濟增長貢獻雖然穩定,但趨勢上看工業領域仍面臨較大去産能壓力。鋻於前5個月第三産業用電量增長9.6%,表明該産業目前仍維持較快增長。綜合上述因素判斷,二季度GDP同比增6.7%,經濟仍保持平穩運作。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認為,雖然沒有進一步刺激,但因一季度的新開工項目和到位資金具有慣性,基建投資將對經濟形成托底,呈現L型震蕩;4月和5月經濟數據已較3月回落,但因前期穩增長政策發酵,預計二季度GDP依然能維持6.7%的增速。

  近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佈的研究報告預測,今年二季度經濟增長6.7%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水準上漲2.0%左右。

  實現全年目標仍需政策發力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考慮到未來面臨需求不足的壓力,要保證實現全年6.5%的經濟增長目標,仍需政策發力。

  李慧勇認為,下半年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在加快結構性改革背景下,財政政策更具優勢,作用也會更大。應通過更有力度的財政政策,加大新基建投資,彌補民間投資不足,穩定經濟增長。

  在高玉偉看來,“寬財政、穩貨幣”應成為短期宏觀政策的基本取向。綜合考慮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大、物價水準較低、中長期利率穩中趨升等因素,近期可考慮降準。不過由於當前一年期存款實際利率已經為負(1年期存款利率1.5%,今年前5個月CPI為2.1%),再考慮到美聯儲如果進一步加息,可能會助推資産價格泡沫和跨境資本外流,因此短期內不宜繼續降息。

  中信證券對此持不同看法,認為短期降準並無必要,中期貨幣政策穩健基調也不會輕易改變。就5月份金融數據下滑看,短期監管全面趨嚴是主因,降準措施將治標不治本。市場對降準的預期還在於人民幣匯率承受壓力,加劇了資金緊張格局,然而央行表態已顯示“如無必要,勿再降準”。

  中信證券認為,資金面繼續保持平穩態勢,市場緊張情緒明顯得到一定緩解,臨近季末,多數機構融出較為保守,但資金供需總體尚屬均衡。總體而言,上周初顯現的季末資金需求緊張,隨著央行持續加碼資金投放以及大型銀行資金融出增加,現已得到緩解。

  民生證券一份研報指出,如果常規流動性工具無法彌補,央行或通過降準來應對英國“脫歐”的風險。Shibor隔夜自6月7日以來一直維持上漲態勢,反映市場資金面並不是十分寬裕,疊加國庫定存利率出現下降的因素,不排除央行後續將採取降準來對衝流動性風險。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