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李克強:調整轉型取得新進展 繼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

2016年06月28日 08:23: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2016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在天津舉行

  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艾德維表示,全世界都期待中國發揮關鍵作用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7日上午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出席2016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併發表特別致辭。

  李克強介紹了中國經濟運作情況。他強調,近年來面對持續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我們正視困難,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著力培育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保持了經濟穩定增長,增速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改革創新和調整轉型取得新的進展,消費的主導作用和服務業成為第一大産業的優勢不斷顯現,新技術、新業態等新經濟快速增長,轉型升級的産業也在快速發展。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希望始終大於困難。

  李克強指出,中國經濟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我們將堅持發展第一要務,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發展理念,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堅定不移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好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使發展從過度依賴自然資源轉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資源,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準。

  ——以創新引領經濟轉型升級。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著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進“網際網路+”行動,集眾智、匯眾力,發展共用經濟和眾創經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改革。運用市場化和法治化手段,淘汰嚴重過剩産能,努力解決富餘員工分流安置問題。協同推進財稅、金融、國企、市場準入等重點領域改革,釋放經濟發展的更大活力。

  ——以開放助推經濟轉型升級。進一步提高開放型經濟水準,擴大服務業和一般製造業開放,營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投資環境。只要是在中國註冊的企業,無論是中資還是外資,獨資還是合資,我們都一視同仁予以對待。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去産能是今年的工作重點,産能過剩始終是中國經濟的一個風險點,很多企業都是産能過剩的受害者,都存在産能過剩、産品價格太低等問題。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表示,從可持續增長來看,去産能可以提升中長期增長。下一步需要培養發展更多新的産業、新的動能,包括高技術、高附加值産業,重要的是採取措施支援創新,促進産業升級。

  針對李克強總理在致辭中提到的“中國經濟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等表述,浪潮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丕恕告訴記者,新經濟的發展不是推倒重來,而是要在創造新經濟的同時,通過新的技術和模式對傳統産業進行改造升級。第四次工業革命本質上是工業化和資訊化的深度融合,進而實現製造業乃至整個社會的智慧化。這一目標的實現,既離不開傳統産業的基礎,更需要依靠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對舊的製造業流程進行改造,使其能夠和新經濟融合發展,使新動能融入舊産業、提升舊産業。

  百度總裁張亞勤表示,李克強總理講話中頻頻提及“創新”,要用技術創新來驅動傳統行業的升級。實際上,目前我國在研發上的投入增長幅度很高,和美國、歐洲的比例差不多,而且在技術創新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績,現在世界上超級電腦的前五名全是中國的。在新一輪産業革命中,人工智慧、生命科學等新的技術將會給相關産業帶來重新洗牌的機會,我國作為最大的製造國和最大的消費國,會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

  在世界經濟增長繼續放緩的背景下,當前中國經濟運作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保持在合理區間。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長6.7%,進入二季度以來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今年上半年新增市場主體平均每天4萬戶,其中新增的企業就有1.3萬戶。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涉及的各主要領域,全世界都期待中國發揮關鍵作用。”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大中華區首席代表艾德維表示,中國經濟正在轉型,産業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服務業超越製造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最大貢獻者,佔GDP的半壁江山。同時,中國積極發展製造業,推進結構性改革,旨在將一些效率較低的部門轉型為基於市場且富有競爭力的生産部門,這些都使得中國經濟更具長遠潛力。(林遠 毛振華)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