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中國品牌進軍澳大利亞:從中國菜到中國造

2016年06月28日 08:1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中國的炒菜鍋、中國的筷子、中國的醬油調料,已經成為澳大利亞人廚房的一部分”,澳大利亞著名華人大廚伊麗莎白·鐘對筆者説。

  中國品牌的食材現在遍佈澳大利亞的主要超市。澳大利亞規模最大的連鎖超市之一科爾斯在回復筆者採訪郵件時説,它們已經在主要分店內設立了亞洲食品區。科爾斯公司還列出了目前的暢銷中國品牌:廣東珠江橋牌醬油、貴州老乾媽辣醬和香港李錦記調味品……

  其實,中國品牌在澳大利亞的影響力早已經超出了和“吃”有關的範圍,穩步向電子、汽車等高附加值産品過渡。

  “越來越多澳大利亞人喜歡中國品牌。海爾生産的洗衣機、烘乾機和冰箱很出名;許多澳大利亞人在家或工作時會使用聯想電腦;在雪梨多地能夠看到華為手機廣告……”澳大利亞一家諮詢公司創始人朱斯坦·斯蒂爾在接受採訪時説。

  澳大利亞汽車性能評價網站“車輪背後”著名評論員克裏斯·米勒告訴筆者,以長城汽車為例,這個品牌的汽車性能優越而且價格便宜,在澳大利亞的口碑不錯,尤其是長城的皮卡和SUV。長城汽車進入澳市場4年的售車數量,超過當時韓國現代汽車進入澳大利亞5年的成績。

  米勒説:“自從中國汽車企業吉利收購沃爾沃轎車公司以來,中國汽車企業就已嶄露頭角,他們擁有世界級的技術,中國品牌的汽車正在從價格優勢向技術領先轉型。”

  不過,中國品牌要成為澳大利亞的知名品牌,仍需假以時日。

  澳大利亞技術領域評論員特雷弗·隆説,雖然中國的科技産品性價比高,但要真正深入澳大利亞消費者心中還需時間。“澳大利亞消費者的産品忠誠度比較高,他們不會輕易更換品牌,讓消費者對新品牌建立信任的過程會比較緩慢。”

  “中國品牌應加強市場宣傳力度,讓更多消費者了解。所有使用過華為手機的澳大利亞人都認為産品性能很棒,但關鍵要讓消費者開始使用。除了增加廣告投入以外,還需從企業的名字等細節入手,比如企業的英文名字要容易發音。”

  “中國品牌經常被澳大利亞人看到和聽到,會擴大中國産品在澳大利亞市場的顧客群,”特雷弗説。

  “你知道澳大利亞人最喜歡學習中餐烹飪中的什麼內容?”曾在澳大利亞知名電視臺教授中餐烹飪的伊麗莎白·鐘問筆者。“是中國人的顛勺炒菜!多種原料下鍋、精準的烹飪時間和講究的火候,然後端上桌令人咋舌的美味佳肴,這對澳大利亞人來講很神奇。”

  中國製造在澳大利亞創品牌,需要像炒菜調和五味一樣,巧妙運營各種資源,才能烹出“好菜”。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