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達沃斯聲音:中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全球經濟具積極意義

2016年06月28日 08:1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2016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焦點話題之一。與會國內外嘉賓普遍認為,當前中國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探索更加健康的發展方式,這對全球經濟頗具積極意義。

  “中西醫結合”促進健康發展

  “過去幾十年來,圍繞需求側的管理就像是西醫治病,發現問題就把它熨平。而供給側改革則像中醫養生,是從身體肌理調整方面來讓人健康。”

  達沃斯論壇嘉賓、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劍輝説,當前中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在謀求“中西醫結合”,探索健康發展方式。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説,中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絕對正確的,其目的是解放生産力,通過刺激國內消費、刺激服務業經濟發展,促進高科技産業發展,釋放增長活力。

  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焦點話題,“改革利在長遠”成為與會政商界人士共識。

  “儘管難度更大,但中國推進供給側改革的意願和決心並沒有減弱,改革的步伐也沒有停滯。”瑞士合眾集團(新加坡)首席執行官、全球執行董事Kevin Lu説,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中國經濟轉型換擋的背景下,中國圍繞供給側發力改革的難度更大,但也因此彰顯謀求長遠發展的堅定決心。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説,如果按照短期的各個時點來看,GDP和去産能可能是矛盾的,但如果中國能夠保持可持續的增長,繼續推進去産能、破除僵屍企業、實現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那麼去産能就有利於促進中國中長期增長目標。

  引領全球經濟增長的格局不會改變

  中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速趨緩,其全球經濟“火車頭”“穩定器”的角色會否削弱?

  “從長遠看,中國經濟今天增長速度稍微慢一點,借此機會調整到位,未來能夠對世界經濟做出更大的貢獻。”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李稻葵説,當前全球經濟大概三分之一的增量來自中國,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這一格局不會改變。

  與會海外人士期待,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理論創新,帶動政策實踐,為中國經濟開啟新的健康發展週期,也讓世界分享更多“中國機遇”。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認為這並不僅僅是重塑我們所做的一切,而是在開發一種嶄新的經濟領域,挖掘人類潛能,也是對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創新。”

  施瓦布説,在令世界處於智慧化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中國已在無人機、太陽能、超級電腦等新興技術領域處於世界領先水準,“展望未來,我認為中國將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領軍者。”

  有力有序堅定推進“去産能”

  “眼前我們最緊迫的任務,就是如何面對産能過剩、去産能的問題。”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説,儘管去産能涉及到員工安置、資産處理、債權債務、兼併重組、轉型升級、産業佈局等問題,任務艱巨,但相關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推進,“我們有信心完成今年的去産能任務。”

  據他介紹,中國推進“去産能”,正從鋼鐵、煤炭兩個行業入手,今後五年鋼鐵的産能要去掉1億到1.5億噸,煤炭産能要去掉5億噸。今年煤炭去産能的目標是2.8億噸,涉及到需要安置的員工是70萬人;鋼鐵去産能的目標是4500萬噸,涉及到需要安置的職工是18萬人。

  “我們跟全國30個省區市,與大型的國有企業都已經進行了溝通確定了今年的任務。制定了八個配套文件也已經下發,現在正在有序推進。

  “在GDP之外,歷來還有兩到三個最重要的指標。中央政府已經把去産能作為重要的工作目標,比如,河北省政府已經把去産能作為重要的工作。”李稻葵説。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