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28省出臺高溫津貼政策 一些中小企業仍是紙上清涼

2016年06月21日 08:40: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 題:28省份出臺政策 一些中小企業卻仍是“紙上清涼”--各地高溫津貼政策落實調查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近日,全國各地陸續進入高溫季,不少地區連續出現高於35攝氏度的天氣。“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全國絕大多數省份已制定高溫津貼標準,但發放名目、標準等差異很大。一些中小企業的高溫津貼仍是“紙上清涼”,有的企業違規以防暑飲料充抵高溫津貼。

  有的省份規定可同時拿高溫津貼和防暑降溫費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全國已有28個省份制定高溫津貼或防暑降溫費標準,不過各地政策存在不少差異。

  ——啥名目?各地制定的政策中,有的將其稱為高溫津貼,有的為防暑降溫費,還有的省份將高溫津貼和防暑降溫費明確區分,如陜西省規定防暑降溫費最高每人每天15元,高溫津貼為每人每天25元。

  廣西、貴州明確提出兩者不能重復發放;天津規定,應當在發放防暑降溫費的基礎上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陜西人社服務熱線的工作人員表示,拿防暑降溫費者符合條件的可以同時拿高溫津貼。

  ——如何算?雖然各地規定高溫津貼適用的月份集中在6-10月,但具體計發方式各異:有的按月發放,有的按天計算,有的則按小時計算。

  對於具體計發的時段,天津等地規定按實際35℃以上的高溫天數算;山東是6-9月份中無論有沒有高溫天氣,都會按月發放。河北則規定,夏季高溫津貼標準以作業環境為依據並以實際出勤作業時間確定。“達到規定溫度的時間才算,按小時計算。”河北人社服務熱線工作人員説。

  ——給誰發?山西、北京等不少省份規定室內氣溫點33℃、露天氣溫>35℃環境下工作的職工才可以領津貼;山東、陜西則規定,一般工作人員也有津貼,即使是坐在空調屋裏的管理者、財務人員也有防暑降溫費,只是相對較低。

  ——發多少?各地高溫津貼高低不一,普遍在每月100元至300元之間。“標準調整主要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工資水準等因素來確定。”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勞動關係處調研員解立峰説。

  “政策沒這麼細”,一些高溫勞動者拿不到津貼

  記者近日在廣東、北京、吉林等多地調查發現,雖然不少企業已嚴格落實高溫津貼制度,但部分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的高溫津貼仍是“紙上清涼”。

  廣州市天河區花城廣場旁邊,一家化粧品公司促銷員盧敏説,沒有高溫津貼。“小公司本身規模不大,不像國企那麼規範,只希望能把工資按月發給我就好了。”合肥市政務區一家廣告公司的經理崔龍表示:“公司不大,賺到了錢大家分一分,哪能分清楚什麼高溫津貼”。

  根據國家多部委出臺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不得以發放錢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溫飲料,防暑降溫飲料不得充抵高溫津貼。但記者調查發現,部分企業還在以防暑飲料充抵高溫津貼。“按照標準應該是每月150元高溫津貼,去年每月卻只發了100元,還發了一些飲料代替。”廣州一家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説。

  記者了解到,許多勞動者拿不到高溫津貼的背後有多重原因:

  一是不少用工無勞動合同,部分群體無法規保障。記者採訪的多位工程承包商都表示,現在建築工地大部分最後都變成私人承包,“沒有勞動合同,更不會有高溫津貼”。有的包工頭甚至表示,頭一回聽説還有高溫津貼這回事。

  記者採訪時還發現,不少環衛工人已是60歲以上的勞動者,而60歲以上的勞動者並不能簽訂正常的勞動合同,只能簽訂勞務合同,不適用相關高溫津貼規定。

  二是政策規定模糊、維權難。記者了解到,對於售樓、快遞等一些半室內半室外的工作人員如何發高溫津貼,不少地方沒有明確規定。記者採訪一些地方的人社部門,其答覆並不統一:有的表示,能夠享受全額高溫津貼;有的表示,只能靠企業自己定,如果有糾紛再進行仲裁,“政策沒有規定得這麼細”。

  三是對企業約束不足,發不發“全憑良心”。雖然不少職工知道自己應該有高溫津貼,但許多人不願意申訴。長春一位駕校教練説:“不給又有什麼辦法,總不能因為沒有津貼就辭職不幹了,何苦一個人強出頭。”記者採訪的部分環衛工也表示,沒人去投訴,“大家聊天時説到這事,也就是説説而已”。

  織密“保障網”落實“清涼錢”“清涼權”

  專家認為,應通過政府、企業、職工及社會組織多方共同努力,為高溫下的勞動者權益織密“保障網”。

  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説,政府相關部門應不斷完善細化法規政策並加大宣傳力度,這樣一是可以讓企業知道哪些高溫津貼必鬚髮,二是可以讓職工了解自己應有的權益,對企業違規行為“説不”。

  部分專家認為,雖然各地出臺了關於高溫津貼的相關規定,但落實力度有待加強。“應加大抽查力度,對沒有落實高溫津貼相關規定的用人單位給予嚴格處罰,並公示曝光;嚴重的應列入誠信黑名單,從而起到警示作用。”王忠武説。

  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社會學系田毅鵬建議,工會、婦委會等組織應在維護職工權益方面加強作為,以解決單個職工高溫津貼“敢怒不敢言”的問題。

  在落實高溫津貼保障勞動者“清涼錢”的同時,部分專家認為,還應該注重落實國家關於高溫作業時間等相關規定,給予勞動者“清涼權”,從根本上減少高溫作業對勞動者的傷害。

  記者近日調查了解到,目前許多企業並沒有完全落實《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中提出的高溫下工作時間及工作時段的要求。廣州市白雲山附近一個露天停車場的收費人員史先生説,崗亭裏只有一個電風扇,最熱的時候電風扇裏出來的風都是燙的,但是“一天工作12小時,除掉上廁所,其他大部分時間都得在崗亭裏待著,一天下來全身的衣服不見一根幹紗,可以擰出水來”。

  王忠武等專家認為,在落實高溫工作時間等相關規定的同時,應盡可能採用良好的生産工藝,使用隔熱、通風等設施降低工作環境溫度,從源頭上減少高溫危害。(記者袁軍寶、孟含琪、陳諾、歐甸丘)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