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國際創投涌入珠三角 中國成為新一輪投資“風口”

2016年06月12日 08:50: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原標題:國際創投涌入珠三角 中國成為新一輪投資“風口”

  新華社記者蔡國兆、孫飛、王凱蕾

  “中國創投進入新的時期”“國際創投資本不斷加快流入中國市場”,在近日于深圳舉行的“2016中國風險投資論壇”上,權威專家作出這樣的論斷。

  2015年底,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活躍的創投機構同比提升25%,機構運作也出現“質變”。在這背後,資本扎堆涌入珠三角等沿海發達區域,中國成為新一輪投資“風口”的跡象明顯。

  全球第二大私募股權市場成型

  樂聚的機器人在高速奔跑。這些機器人已經像人一樣,實現了跑動時的“一腳離地”。

  儘管樂聚“在機器人步態規劃的核心技術已達先進水準”,但由於項目此前一直處於校園研發階段,按照創投的以往“規矩”,這個今年才創立的企業很難成為目標客戶。

  今年5月,樂聚入駐松禾資本旗下的松禾創新孵化器。其聯合創始人安子威説,在這裡得到的不僅是資金支援,還有專家、渠道、市場等投後服務。

  創新創業席捲之下,中國創投大潮涌動,一些傳統金融機構甚至上市公司也紛紛加盟。數據顯示,近年創投機構成倍增長,以深圳為例,截至2015年底註冊機構達4.6萬家,僅一年時間就增加近2.6萬家。

  更為深刻的變化是,創投的投資對象向初創企業延伸,開始更多關注源頭創新,而且從簡單投資變身“企業顧問”,從鬆散型合作走向緊密型介入。

  松禾創新總經理張雲鵬告訴記者,松禾資本和其他不少創投都已設立孵化器,這是創投業以前從未介入的領域。“很多原來的規矩被打破,不再僅僅是傳統的財務投資者,而是越來越多扮演産業鏈資源整合者角色。”

  目前,我國活躍的私募股權機構約1.37萬家,管理資本量3.28萬億元人民幣。

  “創投業的質變表明,無論機構數量,募集和投資金額,還是投資範圍和運作方式,中國都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私募股權市場。”深交所副總經理金立揚説。

  國際創投資本“扎堆”進入珠三角

  近期,全球知名創投公司IDG資本將其南方總部落戶廣州。而在深圳,霸菱資本、野村資産、惠理基金等國際創投也陸續進駐。

  珠三角,正在成為世界創投資本矚目的熱土。

  匯豐集團的全球戰略不久前發生意味深長的變化。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常務副行長何舜華介紹説,在全球大裁員的同時,匯豐加快對廣東珠三角等區域的佈局。按照匯豐中國的最新計劃,5年內,該公司在廣東的稅前營收將達到10億美元,員工增至目前4倍。

  “在創投‘扎堆’背後,我們看到珠三角轉型升級的成效,也看到了珠三角新一輪的産業集聚。”何舜華説。

  在這一輪産業集聚中,珠三角經濟形態將出現前所未有的變化。在廣州,智慧製造及機器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醫療等領域的集群初現規模,新動力源、增長極正在形成;在深圳,生物、網際網路、新材料等七大戰略新興産業2015年規模達2.3萬億元,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40%。

  “傳統産業集群面臨迅速更新迭代。未來,珠三角的經濟增量將以戰略性新興産業為主。”廣東省社科院産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向曉梅説。

  中國越來越成為新一輪投資的“風口”

  清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外創業投資機構新募集基金597支,新增可投資于中國內地的資本量1996.36億元人民幣,同時共發生3445起投資案例,同比上升79.7%。

  境外資本高度看好中國發展。今年4月,全球通信巨頭思科系統國際有限公司經過多方比較後,將其中國創新中心總部落戶廣州,並與當地協議共建中國首個以智慧製造雲産業為核心、年産值超千億元、全球領先的智慧城。

  今年5月,擁有110餘年歷史的法國焊接研究所宣佈了“中國戰略”。這家歐洲頂尖的高端製造工藝機構與中國夥伴在前海註冊公司,將在航空航太、核能、高鐵等領域展開研發生産服務。

  “我們希望在中國市場獲得長久持續的發展。”法國焊接研究所董事長沙利文·德萊卡茲説。

  何舜華認為,儘管中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相對於其他經濟體,中國經濟無疑是一抹最靚的亮色,“極具吸引力”。

  數據顯示,通過供給側改革等系列措施,中國經濟發展扛住了外需疲弱的挑戰,正逐步走出低谷,2015年中國進出口總額穩居世界第一,出口占全球的份額提高到13.8%,提高了1.5個百分點。而權威諮詢機構麥肯錫預計,2025年珠江三角洲與香港地區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銀行業務城市群”。

  “中國越來越成為世界新一輪投資的‘風口’,但要在‘風口’飛揚,可能還需更多知識、技術集聚。”金立揚説。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