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鋼價90天罕見暴漲暴跌 期貨炒作的力量在背後博弈

2016年06月12日 08:35:00  來源:經濟觀察報
字號:    

  鋼價90天暴漲暴跌背後

  李紫宸 董瑞強

  3月7日的螺紋鋼期貨開盤漲停,開啟了2016年鋼價的首輪快速上漲,一個半月之後,期貨增幅達到驚人的37%。不過,緊接著,一個讓人措手不及的俯衝迅速將鋼價硬生地拉了下來,到6月1日,期貨價格相較高位時下滑28%,再次回到了盈虧平衡點。

  90天的時間裏,中國鋼鐵經歷了一番近年少有的暴漲暴跌。

  這一輪期貨暴漲行情,令鋼鐵企業在經歷了去年的嚴冬之後集體騷動了起來——現貨鋼價緊隨其後不斷攀高,高爐接連復産。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中國鋼材日均産量在4月創歷史新高——9667.6萬噸。按照這樣的月産量,今年的鋼鐵産量很可能一舉超越2015年。

  波詭雲譎的價格令産能嚴重過剩的鋼鐵産業,難題接連而至。不僅去産能的形勢可能變得更嚴峻,對於反應速度總是比價格慢上一拍的鋼鐵生産企業,在市場面前也變得無所適從,不僅成本變得不可控,産量更是無從計劃。

  中鋼期貨鋼材分析師王奕琳向經濟觀察報表示,這一輪暴漲暴跌,在年初供需錯配的前提下,期貨炒作的力量起到了先導的作用。“進入6月之後,做多和做空的兩股力量又開始了博弈。”王奕琳告訴經濟觀察報。

  鋼企的心事

  距離3月7日的拉漲停已經二十多天,螺紋鋼期貨在搖擺中繼續攀爬,無論是鋼材期貨市場還是現貨市場,緊張的氣氛一點也沒有退散。到4月21日,螺紋鋼期貨價格終於在一路猛跑中到達本年度的峰頂。

  為提前鎖定未來的價格風險,作為唐山最大的民營鋼廠,國豐鋼鐵近年一直在鋼材期貨、甚至原材料期貨上買入套保。

  不過,像國豐鋼鐵一樣懂得利用期貨規避價格風險的企業,在中國鋼鐵行業中依然是少數,更多的生産企業在今年頗為情緒化的市場面前顯得很被動。

  從3月初到6月初,三個月的時間裏,中國鋼材市場發生了一輪令他們始料不及的暴漲暴跌行情。

  3月7日,夜盤一開市,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強勢漲停,單日漲幅達到8%。此後,全國鋼材市場全面飄紅,價格一天幾次拉漲。

  現貨價格幾乎在同步飆升。3月14日,武鋼出臺了四月鋼材價格政策:熱軋品種價格上調260元/噸,冷軋板卷品種價格上調280元/噸,此次調價政策已是武鋼自2016年2月份以來連續第三個月上調冷熱品種期貨價格。一個月之後,武鋼宣佈再提價。

  不過,鋼鐵價格很快俯衝。

  4月29日,鋼價重啟下滑通道,到6月1日,螺紋鋼期貨價格已經跌破2000點,比之最高點時下滑28%。

  一升一降之間,這一輪鋼鐵價格震蕩幅度達到65%。

  生産總是慢價格一大拍的鋼鐵企業對這樣是情形感到很恐懼。“價格波動對生産的影響太大了。”蘭格鋼鐵資訊事業部副總經理馬力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對內供應、對外行銷,價格對鋼企的影響是全面的。市場穩定的情況下企業對生産會更有控制力,如果鋼價波動較大,不僅成本變得不可控,産量更是無從計劃。”

  與國豐鋼鐵在期貨市場可以自由操作有所不同,國有企業在期貨市場受到體制的嚴格管控。 上海鋼聯 研究中心主任曾節勝向經濟觀察報表示,“目前,參與期貨市場的民營鋼企更多,比如沙鋼集團做一些套期保值等,在國內鋼企裏名聲也很大。”

  王奕琳告訴經濟觀察報,在鋼材的期貨市場中,現貨企業的參與度相對較低,首先表現在企業參與比例的低,再者,交易量也相對較少,對於套期保值來説,對衝的量還是不夠。“在現貨企業參與太少的情況下,投資的力量在期貨市場中毫無疑問地佔據主導。”她説。“中國鋼鐵企業運用金融工具進行價格風險規避的意識和能力依然很有限。”王奕琳説。

  罕見漲跌背後

  “進入6月份之後,隨著鋼材價格進入盈虧平衡點,做多和做空的兩股力量又開始博弈了。”王奕琳分析。

  現貨市場的動蕩甚至有過於期貨。

  根據中聯鋼的數據,上海地區的三級螺紋鋼現貨在3月1日價格還只有1930元/噸,3月8號就到了2430元/噸,此後的半個月時間裏,鋼材價格一路震蕩上升,到4月21日達到了2900元/噸,漲了將近1000元/噸,漲幅達到50%。從4月29號開始,現貨開啟下滑通道,到6月2日降至2000點,比之最高點,又下滑31%。一升一降之間,振幅達到81%。

  這是過去幾年當中罕見的一次暴漲暴跌。“在我們看來。此輪暴漲實際是存在演進的序列的。”王奕琳分析,暴漲是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年初的供給不足、需求則旺盛超出了市場預料,出現了供需錯配,期貨市場産生良好預期。緊接著第二個階段,也就是在2700點附近一直到4月22日衝頂,這個時間段伴隨著鋼鐵貿易商的大量資金涌入現貨市場,倒賣更加活躍,此時現貨和期貨之間形成了互相的哄抬。“如果説年初價格剛剛漲起來的時候鋼廠存在復産,那時鋼廠的態度也是猶豫的,原因是此前形勢太過於嚴峻,對後市不看好,而且利潤也不夠高,再者,資金也沒有到位。但漲了一個月之後,這些條件就具備了。鋼廠終於開足馬力,4月均産量創了歷史的新高,供需格局此時發生了轉變,到五月底的價格又回到了盈虧平衡的狀態。”

  王奕琳的分析和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期貨研究中心主任李燕傑不謀而合。“實際上,從去年底到今年初,整個鋼鐵産業鏈的去庫存已經非常極端了。”李燕傑説,“那時候大家是非常悲觀的。一方面企業在拼命去産能,一方面關停的産能也比較多,年初宏觀政策對需求有一定刺激效應,同時又逢傳統需求旺季的來臨,市場的基本面已經支援漲價了,市場預期在這個時候發生變化也就是必然的了。”“這一波上漲過程,現貨價格是跟著期貨走的,期貨起到了很明顯的價格發現作用。”王奕琳表示。

  不過,期貨對現貨這種價格發現或者説在一定程度上的價格引導,在不同時間段發揮的效力有所不同。王奕琳告訴經濟觀察報,這要看當下期貨市場有沒有資金炒作,以及供需的情況。換言之,鋼價的主要影響因素是來源於供需還是來源於金融市場,不同階段二者影響力是不一樣的。“期貨産品本身就兼具金融屬性和商品屬性。金融屬性,美聯儲加不加息、本國貨幣政策如何,這些因素在短期內作用明顯的話,期貨的價格就會比現貨價格先有反應。但在某一段時間,如果是由供需面來決定的話,那麼現貨價格就會先反應,但是,即便在這種情況下,現貨資金哄抬的力量也可能不敵期貨的炒作力量,期貨價格的反應又會反超現貨。”

  2009年3月螺紋鋼期貨正式推出。根據中鋼期貨對過往的分析,在每一次鋼材價格出現拐點(上漲或是下跌)的時候,基本都是期貨領先現貨。“當然也會出現現貨價格拐點早于期貨的情況,但總體比較少。”王奕琳介紹。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背景是,今年股市情況不好,大宗商品本來就容易被關注,大宗商品中唯獨黑色金屬沒有外盤,不像其他大宗商品,外盤可以起到價格制衡的作用。當然,最後別忘了,年初的時候處於一個史無前例的價值洼地。”王奕琳説。

  除此之外,王奕琳表示,黑色原材料期貨的主力合約交割時間是一、五、九月,成材交割時間是一、五、十月,都是不連續的,因為中間的時間不能交割,也存在被投機力量控制的可能。“理論上,參與的主體越多,越豐富,越能更好的發揮期貨産品價格發現的作用。”李燕傑表示,“鋼企能夠有效地利用期貨工具進行套期保值,既有助於企業應對市場風險,又能提高企業經營能力,也有助於期貨價格更好的收斂于現貨,更有效地反映市場基本面,而期貨作為套期保值工具也會更加好用,這是一種良性迴圈。”

  去産能再陷困局

  有人這樣總結2015年的鋼鐵市場:鋼價暴跌、産銷首降、虧損過半、成本回落難救主。

  來自中鋼協的統計,2015年下半年鋼協會員企業日均粗鋼總産量便一直在震蕩中不斷下滑,産銷兩滯,傳統的金九銀十和冬儲在這一年均沒有出現。進入十月中旬之後,産量的下滑尤其明顯,到2015年末達到全年最低谷,日均産量只有150多萬噸,而這一年的日産峰值在180萬噸左右。

  考慮到納入統計的會員單位規模相對較大,那些較小的鋼廠並未納入統計,而這部分鋼廠更容易“見機行事”,停産會更加得主動,整個鋼鐵行業的産量下滑更多。

  然而,經歷了無比晦暗的嚴冬之後,2016年春天這波出人意料的暴漲行情令鋼鐵企業集體騷動了起來。一輪久違的大面積復産潮由此産生。

  3月以來,各大數據平臺的監測紛紛顯示,高爐重新點火的數量在不斷增加,這其中不乏一些死灰複燃的僵屍型企業。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中國鋼鐵日均産量強力恢復,最終在4月份達到了歷史的新高。

  根據中聯鋼的統計數據,今年前四個月國內鋼材累計産量3.69億噸,同比去年增長七個百分點。按照這一形勢,2016年鋼鐵産量最終很可能又超越過去的一年。“鋼價拉漲之後,企業産量就不願再打壓下去了,除非價格又低到了完全無法忍受的地步。可以説,鋼鐵市場始終處於一種供需兩端不斷博弈的狀態。如今價格再次大幅回調,但出於慣性,鋼企的生産卻很難對這一的回馬槍進行快速地響應。”國豐鋼鐵公司市場研究員于會會説。

  敏感而多變的價格波動已成為鋼企最為撓頭的問題。業內觀察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對於大宗商品現貨來説,市場最需要的是穩定,尤其是穩定的價格體系,這對於生産和經營是最為重要的前提。但對大宗商品而言,供給側相對需求側的滯後性明顯,鋼鐵也不例外,正因如此,動蕩讓鋼鐵企業在生産經營中面臨著種種不確定性因素。

  鋼鐵産量在這樣的不確定性中失去了方向,行業面臨的去産能形勢再度變得嚴峻,企業連年糟糕的盈利狀況也再度變得不可預料。

  2016年6月8日,2077元/噸,這是上海期貨交易所螺紋鋼1610的終盤報收價格。如同王奕琳所説,中國鋼鐵市場做空和做多的力量依然在博弈。下半年會是怎樣的形勢,沒有人説得清。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