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東北及中西部

青藏鐵路運作十年 成就低碳綠色環保“天路”

2016年06月30日 08:4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青藏鐵路地處世界“第三極”,生態環境極為脆弱,十年來鐵路部門不斷探索適應高原鐵路特點的環境保護管理模式,積極改善鐵路沿線生態環境,一條低碳環保綠色通道正在顯現。

  青藏鐵路東起青海西寧,南至西藏拉薩,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標誌性工程和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格拉段)正式通車運營,其縱跨青藏高原腹地,途經可可西裏、三江源和羌塘草原等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十年發展路,實現了生態環保的全面達標。”青藏鐵路公司總經理王忠玉此前介紹,運營10年過程中,充分借鑒建設時期的管理經驗,健全完善環境保護機制256項,嚴格落實上崗人員環保知識培訓合格準入制度,並堅持做好對沿線環保設備和野生動物通道的維護,實現了鐵路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統一。

  據了解,在環保工作制度建設方面,青藏鐵路公司從管理機構與職責、水污染防治、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噪聲及大氣污染防治、環境監測等角度規範環境保護管理,而運作于青藏鐵路格拉段的客車全部採用了全封閉的25T新型客車車體,該車體集真空集污和固體垃圾壓縮技術,實現了車內垃圾對外“零排放”。

  進藏列車吸污班組隸屬青藏鐵路勞動服務公司格爾木綜合車間,現有職工5名,14輛吸污車,吸污組分兩個作業小組。主要承擔著進藏、出藏9趟旅客列車的吸排污工作。

  格爾木綜合車間吸污隊負責人郝志雲介紹,按照每晚9列車計算,一節車吸污量是1.5噸,7輛吸污車一晚上清理的污物有94.5噸之多,10年間吸污量達到34萬噸。

  目前青藏鐵路沿線共設有15處污水處理中心,每月定期進行監測。同時,各站區生活及取暖均採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杜絕向大氣排放污染物。

  青藏鐵路運作10年來,鐵路部門採取“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的方法,實施“綠色天路”工程建設。

  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青藏鐵路沿線綠化長度達708公里,已實施78.8公里重點沙害地段整治,西格段線路兩側整地種草20公里605畝;種植灌木林帶68公里4130畝,植樹造林15公里661畝;在唐南段人工種草120公里3600畝、唐北段試驗種草2.4公里106畝、楚瑪爾河至雁石坪區段線路坡腳兩側植被恢復133.4公里3236畝。

  針對青藏鐵路格拉段沿線分佈有藏羚羊、藏野驢等珍稀野生動物種類的實際,根據野生動物的活動規律,專門設置了26處橋梁和隧道上方野生動物通道。

  “2004年以來的青藏鐵路沿線野生動物遷徙監測數據顯示,野生動物通道的使用率已經從2004年的56.6%逐步上升到了2011年以後的100%,區域內野生動物活動自如。”青藏鐵路公司計劃統計部運輸計劃室主任楊海江介紹,在鐵路沿線的職工及作業人員施工時如遇野生動物遷徙,採取遠離等候、各類機動車暫停等方式,保證野生動物順利遷徙已成為沿線鐵路職工的自覺行動。

  “野生物種大多生性膽小、機敏,如今能和‘天路’和諧共存,也從側面反映出它們長期未受人類活動驚擾,沿線生態也沒有因火車運作而遭到破壞。”長期在青藏高原致力野外實地調研的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工作人員趙翔説,“如今的情形説明,野生動物對青藏鐵路的畏懼感在降低,適應度在提高。”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