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東北及中西部

“數”説“天路”十年青藏高原之變

2016年06月28日 08:4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數”説“天路”十年青藏高原之變

  資料圖。 羅雲鵬 攝

  20世紀美國旅行家保羅·泰魯曾在《遊歷中國》中言及,“有崑崙山脈在,鐵路就永遠到不了拉薩。”2006年7月1日,有著“天路”之稱的青藏鐵路格拉段通車運營,這一“不可能”的預言隨之被打破,截至目前青藏鐵路已安全運作3600余天。

  據青藏鐵路公司提供數據顯示,10年來青藏鐵路公司累計運送旅客1.15億人次,運送貨物4.48億噸。其中累計運送進出藏旅客1800.6萬人、進出藏貨物3192.7萬噸。

  依託青藏鐵路運力優勢,西寧、格爾木、那曲、拉薩等一批綜合物流園區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青藏兩省區一批諸如崑崙山礦泉水、牦牛肉乾、拉薩啤酒等特色商品已搭乘“天路”走出雪域。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青藏鐵路開通運營前後的2005年至2015年,青海省GDP由641.05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到2417.05億元,西藏自治區GDP由248.8億元增長到1026.39億元,年均增速保持10%以上。

  “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當初的設計能力為貨車5對、客車2對,而現在貨車已經開行到10對,進藏客運列車也已達到6對,但一到旅遊旺季,仍然是一票難求。”青藏鐵路公司格爾木車務段副段長楊書銘説。

  “上高中的時候,商店裏的香皂都是12塊(元人民幣)錢左右,現在差不多也就6塊,與內地的價格差不了多少。”家住日喀則江孜縣的尼瑪歐珠是2006年第一批從西藏乘坐火車赴西南民族大學求學的西藏學子,“現在不但交通方便,而且網購也能實現與內地一樣包郵的‘待遇’了。”

  10年來,青藏鐵路給青海和西藏農牧區發展帶來了巨大商機和變化,借助“天路”帶來的旅遊、餐飲、零售等相關産業快速發展,西藏自治區旅遊局數據顯示,2015年,西藏接待國內外遊客達到2018萬人次,旅遊收入282億元,分別是青藏鐵路通車前的11倍和15倍。

  “西寧現在已經成為進藏旅遊的‘轉机站’,乘坐火車進藏不僅是首選,而且是必選。”青海化隆籍藏族小夥朋毛才讓自稱“資深拉漂”,自青藏鐵路通車後便輾轉青藏兩地開始做起旅遊生意,目前在青海鐵航國際旅行社負責青藏兩地間旅遊線路設計等事宜,“旅遊‘西藏熱’已經熱了很久,現在正在往更高的探險等層次發展。”

  2015年7月,青海、西藏、北京、上海等17個省(區、市)旅遊局共同發起的青藏鐵路沿線旅遊推廣聯盟成立,開始打造以“美麗中國·天路之旅”為紐帶,共同打造北京至拉薩·宗教文化之旅、上海至拉薩·江河思源之旅、廣州至拉薩·綠色生態之旅、重慶(成都)至拉薩·西部風情之旅及西寧(蘭州)至拉薩·神奇天路之旅等五個國際旅遊新線路。

  青海省旅遊局的數據顯示,青藏鐵路通車前的2005年,青海省接待國內外遊客636.52萬人次,旅遊收入33.87億元。2015年,青海省接待國內外遊客2315.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48.03億元,分別是青藏鐵路通車前的3.6倍和7.3倍。

  青藏鐵路東起青海西寧,南至西藏拉薩,全長1956千米,被譽為“天路”,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標誌性工程,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