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東北及中西部

礦産大省山西礦業權改革:礦企享最大改革紅利

2016年06月30日 08:4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審批時間大幅縮短,編制費用大幅減少,無“正當理由”企業不需再次編制方案……29日,山西省國土資源廳對外宣稱,從即日起,礦産大省山西對礦産資源管理將實行編制及評審工作“三合一”,是近年來全省礦山企業享受到的最大改革紅利。

  山西省國土資源廳總規劃師袁同鎖表示,此次山西礦業權審批改革,旨在積極推進山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簡化礦業權審批程式,提高審批效率。

  據了解,在此之前,山西取得採礦許可證的前置條件是要先做3個基礎方案,分別是《礦産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土地復墾方案》。這3個在國土部門審批的方案,涉及屬地縣(市)、省級審查等多個層面,每個層面根據職能劃分,又涉及多個處(科)室,不同方案還有嚴格的層級專家評審要求,3個要件辦下來,快則需要1年,慢則需要2-3年,且每個方案都要由專業機構編制,週期長、環節多、成本高。

  通過改革,山西之前《土地復墾方案》需要省、市、縣三級國土部門逐級審核,省級組織專家評審的模式,改為省級直接組織評審,市、縣參加;《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需要市、省兩級審查,市、省兩級專家評審的規定,改為礦山企業編制完成“三合一”方案後直接報省國土資源廳,一個報告、一次會議、一次評審就解決問題,減掉多個中間環節,也防止了層層審批滋生腐敗的可能。

  同時,方案編制將變得“無門檻”。由過去規定必須由有資質的機構編制變為礦山企業可自行編制,也可委託有資質的機構編制。省級發證礦山方案評審,通過公開方式隨機抽選確定評審機構。評審工作原則上採用專家組會審方式。以內業審查為主,根據實際需要,也可現場核查。

  據了解,之前山西礦山企業編制評審完成上述3個報告,快則需要1年,慢則需要2-3年。改革後,企業只需編制1個報告,山西省國土資源廳只組織1次評審。通過簡化程式、減少中間環節,審批時間將減少三分之二。

  同時,山西礦業權審批程式改革將大幅減輕企業經濟負擔。以年産3萬噸的小型鐵礦為例,在礦業形勢較好的時候,編制1個報告大約需要20萬;礦業形勢不太好時,編制1個報告也需要10—15萬,3個報告就需要45萬左右,大型礦山企業費用更高。經測算,此次改革後,礦山企業編制報告費用將至少減少一半。

  此外,在此次改革中,根據原來3個方案編制規範、規程要求,進行了有效整合,使方案既科學合理,又避免內容重復;對礦山開發影響不大的方案不需再編制;無“正當理由”企業不需再次編制方案。這將大大節省山西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為企業發展贏得時間和空間。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