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産業分析

五大發電集團“半年報”釋放了什麼經濟信號?

2016年08月03日 11:22:1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近日,五大發電集團相繼召開年中工作會議,發佈了系列上半年數據。在經濟新常態下,電力需求低速增長,五大集團發電量出現負增長,但綠色轉型步伐加快,面對市場形勢,亟須加快推進供給側改革以提升企業競爭力。

  電力需求低迷 裝機過剩局面凸顯

  受經濟增長放緩影響,工業用電需求持續低迷,發電量一直在低位徘徊。根據中電聯數據,1至6月,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同比增長只有1%,其中火力發電量同比下降3.1%。

  五大發電集團上半年的發電量也印證了這一趨勢。其中,華能集團完成發電量288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5.9%;大唐集團完成發電量2254.8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4.11%;華電集團完成發電量2263億千瓦時,同比減少1.54%;國電集團1至5月完成發電量1944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01%。

  雖然電力行業過剩局面顯現,但發電裝機容量繼續快速增長,折射出區域性産能過剩風險加劇。

  中電聯年初預測,今年全年火電設備利用小時將維持在4000小時左右,從目前形勢看更不樂觀。記者了解到,上半年,五大發電集團煤機設備利用小時只有1900小時左右,同比下降均超230小時以上。

  根據中電聯數據,發電企業經營形勢嚴峻,煤電企業效益面臨較大下滑壓力。今年1至5月,五大發電集團煤電利潤同比下降46.2%。

  中電聯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分析認為,電力需求增速將長期處於低位波動。面對煤電過剩現狀,需控制電源發展節奏,尤其是煤電新開工規模,並加快能源結構優化發展。

  電力行業加快綠色轉型 力破棄風棄光問題

  我國正在穩步推進主體能源更替,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快速發展,成為能源供給增量的主體,我國電力結構綠色化轉型加快。五大發電集團的數據同步佐證了這一判斷。

  截至今年上半年,五大發電集團的低碳清潔能源裝機比重穩步上升。國家電投上半年固定資産投資中,清潔能源投資佔比達到78.56%,截至6月末,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41.69%。國電集團上半年清潔能源投資佔電源投資比重為74.4%,清潔可再生能源裝機比重達到29.8%,同比增加2.6個百分點。

  截至6月底,華能集團低碳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到28.9%,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大唐集團上半年完成電源投産容量231.57萬千瓦,全部為清潔可再生能源和百萬千瓦高效火電機組。

  一方面電力綠色轉型加快,另一方面,棄水電、棄風電和棄光電問題依然比較突出。五大發電集團紛紛反映,今年以來,在國家促進新能源消納政策的影響下,棄風棄光情況有所好轉,但棄風棄光率仍然較高。

  王志軒指出,棄風棄光主要是由於電力消費放緩、新能源發展速度過快、電網消納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幾家發電集團也表示,將把握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方向和最近國家支援清潔能源消納的有關政策,盡力減少棄水、棄風、棄光損失。

  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提升企業競爭力

  央企需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競爭力,實現新發展。“三去一降一補”是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每一項都與五大發電集團息息相關。

  目前,煤炭、煤電産能過剩問題比較突出。有專家預估,到2020年,我國煤電將存在至少4億千瓦的過剩産能,如果加上配套的電網建設,相當於2.8萬億元投資閒置,産能過剩問題的嚴重性可見一斑。

  發電集團有關負責人指出,對煤炭産業,除規模較大競爭力較強的煤礦外,原則上都要進行處置。對電源産業,特別是燃煤發電,要轉變原有慣性思維,把控節奏,擇優擇機有序推進。

  發電屬於高負債行業,五大發電集團的負債率都在80%以上。五大集團表示,要研究具體措施,降低杠桿率,防範資金風險。

  我國電價總體水準偏高,結構性矛盾突出,尤其是工業用電價格比美國高出50%左右。該負責人認為,在這種嚴峻的市場形勢下,五大發電集團要努力降低成本,通過管理、科技創新、調整投資結構等方式降本提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吳慶説,對於電力企業來説,主要面臨技術進步和體制變革的風險,需要加快技術創新,主動優化電源結構;加大電力市場化改革力度,積極參與大用戶直購電交易。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