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交響樂《人文頌》赴臺交流演出  >   要聞  >   正文

《人文頌》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夢

2013年09月30日 14:23:00 來源:新華城市 字號:       轉發 列印

   深圳原創交響樂《人文頌》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獻禮國際和平日反響強烈。

   9月21日世界和平日之際,深圳原創大型交響曲《人文頌》把浩蕩磅薄的華夏正音奏響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大會堂,這是中國首次受邀于國際和平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演出。各國常駐教科文組織使團代表和巴黎政要、文化藝術界、媒體新聞界人士等1300余名觀眾觀看了演出。五分鐘潮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五次返場謝幕和加演是不同膚色觀眾對中國文化的欣賞和認同。

   一是讓世界領略了中華文化的大氣磅薄之美,呈現了其穿透歷史的恢弘感召力。《人文頌》表達了中國人的文化自信,更傳遞了我們參與世界文化價值體系建構並願為和平發展作貢獻的態度。《人文頌》以“仁、義、禮、智、信”五常對應“土、火、木、水、金”五行,分為五個樂章,五音和鳴,輔以序曲與尾聲。整場演出,猶如一場穿越古今的文化尋根之旅,帶領觀眾一同感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氣魄,體味五千年文化沉澱的歷史穿透力和感召力。最代表西方藝術的交響樂此時成為外國觀眾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聲音密碼”,文化此時此刻沒有了國界、種族和地域,在不同膚色的人心中引起了共鳴。外國人聽懂了中華民族之所以五千年長盛不衰,密碼就在《人文頌》所代表的中華文化,所以不少西方觀眾用“震撼”來形容自己對中國文化的感受和心情。

   二是向世界彰顯了中華文明的話語權,呈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深厚的人文思想積澱。巴黎當地古典音樂評論家一致評價:這部作品的人文價值遠遠超越了藝術價值。《人文頌》把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深厚人文思想呈現在世界面前,打破了西方文化欲長期壟斷文化話語權,視人文主義為西方普世價值的片面認識。儒家哲學的本質是“以人為本”,仁義禮智信更是人之本,是對人的重視,對人的尊嚴、智慧、人格的尊重,對人的價值的肯定。以人文為本的中華儒學文化,至今仍是全體中國人和海外華人的精神家園、情感紐帶和身份認同。對於當代文化建設來説,儒學關於人的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價值。法國前衛生部部長羅斯琳娜 巴什洛女士在演出結束後深有感觸地説:“我更好地了解了‘中國人’。今晚的音樂會讓我發現中國文化中浸潤著人文關懷的溫暖,這為我們共同建立一個美好世界提供了不竭的思想源泉”。對於我們今天來説,儒家文化充滿了新的意涵、是活的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向現代文化創造性轉化的寶貴思想資源。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吳怡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吳怡

原稿件來源:新華城市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