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抗戰70週年  >   要聞  >   正文

羅援:為抗戰老兵發放補貼政治意義遠超經濟意義

2015年08月12日 15:53: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羅援:為抗戰老兵發放補貼政治意義遠超經濟意義

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羅援。 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炎良 攝

羅援:為抗戰老兵發放補貼政治意義遠超經濟意義

  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11日電(記者 張炎良)今天上午,民政部、財政部向部分抗戰老戰士、老同志發放一次性補助5千元的消息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著名軍事專家、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羅援接受中國青年網專訪時表示,中央作出這一決定,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抗戰老戰士的關愛和肯定。“精神上的鼓勵和物質上的關懷,雙重舉措必將進一步激發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其政治意義遠超經濟意義”,羅援説。

  羅援認為,此舉有兩方面深遠影響:一方面,對抗戰老戰士、老同志所做的歷史貢獻給予充分肯定和褒獎;另一方面,對國共兩黨在推動歷史進程中所做的貢獻給予了客觀公允的評價。

  “這應該是第一次在抗戰勝利紀念日給抗戰老戰士發放生活補助金,不光是精神上的鼓勵,還有物質上的褒獎,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感受到人民群眾對他們的謝意和敬意。這種意義遠大於五千塊錢的物質鼓勵。”羅援説。

  對於補貼具體發放適應對象,羅援認為,這次四類人群的界定,也是一種從歷史的角度全面評價了抗戰老兵的歷史作用。“補助金的發放對象既包括共産黨的老戰士,也包括國民黨的老兵,體現了對國民黨的抗戰老兵在抗戰中所做的貢獻給予的充分肯定。”

  “當然,劃分上還是有一定區別的,主要是從民族大義上看,從抗戰這個角度上,對民族做出貢獻的我們都給予充分肯定。”羅援補充道。

  羅援説:“由於種種原因,有些人參加了抗戰,又陷入了內戰,後在解放戰爭中起義、投誠編入解放軍序列,最終選擇了歸入人民的行列,對於促進社會進步起到了推動作用,對這些既參加了抗戰,又為民族解放正義戰爭中做出貢獻的老兵給予充分的肯定。但有一些人在抗戰中雖然也做出了貢獻,但後來沒有站到人民行列中,違背了時代潮流,所以對這些人還是有所區別的。這四種人的界定主要看他對歷史是否起到促進作用,也是比較公正的。”

  對於如何進行抗戰老兵的甄別,羅援認為,各級民政部門對抗戰老兵的認定已經開展了長期、細緻的工作,總體來説這不會是一個非常難的問題。

  “但是在具體細化的時候可能還會遇到一些麻煩,我覺得按照政策辦事的同時,有些問題宜粗不宜細,要表現出我們共産黨人的胸懷和氣度,只要在抗戰中做出過貢獻,而且現在他們留在大陸,認同我們的社會制度,參加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推動社會的發展做出過貢獻的,這些抗戰老兵都應該有歷史客觀的認定。”羅援説。

  附:
  民政部 財政部向部分抗戰老戰士老同志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金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之際,根據中央要求,民政部、財政部日前下發通知,向部分健在的抗戰老戰士、老同志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金。 
  具體發放對象包括:
  1。抗日戰爭時期的在鄉復員軍人和殘疾軍人;
  2。移交政府安置的抗日戰爭時期軍隊離休幹部、無軍籍職工;
  3。抗日戰爭時期在國民黨軍隊服役,後在解放戰爭中起義、投誠編入解放軍序列的在鄉復員軍人;
  4。參加過抗日戰爭,後回鄉務農的原國民黨抗戰老兵。
  發放標準為每人5000元。 
  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門、財政部門要密切配合,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儘快組織實施向抗戰老戰士、老同志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金工作,確保9月份前將一次性生活補助金髮放到抗戰老戰士、老同志手中。民政部門要按照規定的發放範圍認真審核發放對象,嚴格規範發放程式,精心組織發放工作;財政部門要及時下撥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確保資金足額及時到位。同時,要加強對一次性生活補助金髮放工作的監督管理,做到資金髮放公正、公開、透明。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中國青年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