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抗戰70週年  >   要聞  >   正文

88歲神秘譯電員的抗戰傳奇

2015年08月12日 15:51: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88歲神秘譯電員的抗戰傳奇

  88歲女譯電員黃梅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記者高立 攝)

   新華網廣州8月12日電(記者 高立)他們是軍隊的耳朵和眼睛,掌握核心機密,他們慧眼識“天書”,被稱作“電波獵人”,他們是神秘的譯電員。

   還記得《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的林娥嗎?或者《風聲》中的顧曉夢?他們的工作如此重要而神秘,是抗日劇集裏備受青睞的角色。然而,在現實中親眼見識“真人版”譯電員會是怎樣的感受?日前,新華網獨家專訪了88歲的女譯電員黃梅,為讀者講述抗戰歲月裏的那些往事。

   ——15歲秘密加入遊擊隊

   黃梅1927年出生,廣東中山人。在她只有三歲的時候,父親就病重去世了,此後母親帶著她和哥哥過活,靠親戚接濟度日。然而,1938年日軍入侵,家鄉成了淪陷區,親戚們的生活也艱難起來,沒錢接濟黃梅家,日子真是雪上加霜。

   黃梅可以説是在哥哥的影響下參軍的。哥哥畢業後在學校裏教書,家裏度日艱難,就在學校裏給黃梅找了一份打雜的差事。就是在這裡,小小的黃梅開始接觸《大眾哲學》等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通俗讀物,當時的她還愛看《家》、《春》、《秋》等現實主義作品。後來,她又通過哥哥認識了地下黨。

   離開學校參加遊擊隊之前,哥哥問她,“去打日本鬼子,要殺頭的,你怕不怕?還去不去啊?”她回答,“我不怕,留下來我也是死。”這一年是1942年,黃梅15歲。

   “當時部隊裏都是十四五歲的小鬼。”黃梅説。

   1945年,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珠江縱隊正式成立,黃梅加入珠江縱隊。當時的她年紀輕、記性好,又讀過書,所以就去學習無線電,開始了一名譯電員的生涯。

   ——保護電臺,像保護眼睛一樣

   電臺在部隊裏的作用至關重要,是重點保護的對象。“有了電臺,地方的情況可以向中央彙報,中央有指示我們也可以及時收到。正是有了電臺以後,珠江縱隊的規模得以迅速擴大。”黃梅回憶説,當時是縱隊的政委親自管電臺,每個人對電臺都非常重視。

   “保護電臺就好像保護我們的眼睛一樣。”黃梅介紹説,當時除了聯絡臺,還有一個新聞臺,可以收到新華社的新聞,也有毛主席的指示。

   “我們當時屬於保密單位,如果被敵人抓到就不得了,如果電臺被破壞,部隊就會受到很大的挫折。”黃梅説,總臺力量比較強大,一般不會遭到破壞,但各個支隊的情況就比較危險。據她所知,曾經有電臺在廣東新興被敵人包圍,突圍的時候遭到了損失,一名機務員犧牲了。

   身在總臺的黃梅比較幸運,至少安全比較有保障。然而,意外的驚險總是難免。她説,“有一次情報來的比較晚,敵人離我們只有幾公里了哨兵才發現。當時正在吃早飯,首長馬上命令大家轉移到對我們有利的山頭。等轉移完,我們看到日本鬼子從另外一路上了山,能看到日本指揮官,腰上挂了一個長刀。”

   ——抗日勝利後轉入地下

   説起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刻,當數抗日戰爭勝利的時候。在電臺工作,黃梅是縱隊裏最早得知日本投降消息的第一批人。“好多個臺都收到這個消息,我們當時好興奮,整個宿營地裏大家都跳躍起來。”她説。

   然而,很快烏雲再次籠罩。“國民黨要打內戰,我們縱隊要北撤,到山東去。當時有一部分人復員回家,被殺害了好多。”

   部隊北撤後,黃梅和其他一些同志就轉入地下,在香港分局工作。“當時的香港很混亂,到處有跟蹤、破壞。”為了偽裝,黃梅和同志們組織了一個表面的家庭,她是大嫂,家裏還有其他表姐、侄女等。

   和一些影視作品中電臺人員直接發報、收報不同,當時的工作有明確分工,保密規定也非常嚴格。一個家專門負責譯電,另外一個家則專門負責發報,譯電通過交通送到發報的地方去,單線聯繫。

   1949年解放後,黃梅先是回到廣州,後來又調到中央辦公廳,一直從事相關方面的工作。退休以後,她還不閒著,如今在廣州地區老遊擊戰士聯誼會任職常務副會長。

   “我們老戰士在一起,經常會回憶起以前抗戰的日子。”黃梅説,今年是抗戰勝利70週年,最近特別忙,很多單位找她了解抗戰的情況。身在和平之中的人們不忘歷史,她覺得很欣慰。(完)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