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  >   走進新疆  >   正文

探索的足跡: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總鑰匙

2014年07月03日 11:14:00 來源:新疆經濟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深刻的意義:

  圍繞長治久安抓發展

  “圍繞實施長治久安來統籌推進各方面工作。抓發展,以有利於長治久安為中心;抓改革,以有利於長治久安為目標;抓民生,以有利於增強長治久安社會基礎為著眼點。”這是1月21日上午召開的自治區幹部大會所強調的。

  從辯證關係來看,穩定和發展互為依存、相互促進。沒有穩定的社會環境,一事都將無成,還會破壞我們已經取得的發展成果。與此同時,沒有經濟發展,民生問題就會沒有支撐,穩定也不能持久。

  2010年5月26日,按照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的精神,結合自治區實際,自治區黨委七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鮮明提出具體戰略選擇:“以現代文化為引領,以科技、教育為支撐,加速新型工業化、農牧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進程;加快改革開放,打造中國西部區域經濟的增長極和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建設繁榮富裕和諧穩定的美好新疆。”這一具體戰略選擇成為新時期新階段新疆謀篇佈局的“總綱領”,為新疆今後的發展指明瞭具體路徑和主攻方向,展現出獨特的智慧和力量。在新疆的發展戰略框架架構起來後,自治區黨委、政府抓住重點,“牽住牛鼻子”,由面及點、點面結合,科學發展理念和實踐不斷向縱深延伸。

  四年來,新疆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一系列科學理念指導發展,構建具有新疆特色的現代産業體系,搶佔技術、市場、規模的制高點,自我發展能力顯著增強,走出了一條品質與速度相統一、相協調的發展路徑。經濟發展連上新臺階,經濟增長的品質和效益明顯提升,許多經濟指標處於全國前列,全疆地區生産總值連續實現生産總值新增千億元。

  與此同時,新疆連續開展“民生建設年”活動,啟動了數百項重點民生工程,民生建設力度之大、效率之高、受益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長期積累住房、就業。教育、社會保障等突出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以經濟發展奠定民生改善的基礎,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于全民,為建設繁榮富裕和諧穩定的新疆催生持久的內生動力。

  四年來,新疆經濟加速前行,經濟社會發展碩果纍纍的同時,城鄉面貌、人民生活、社會發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疆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彈奏著一曲美妙動聽的發展與穩定的協奏曲。

  4月27日至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工作時指出,要堅定不移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同時必須緊緊圍繞改善民生、爭取民心來推動經濟發展。發展要落實到改善民生上,落實到惠及當地上,落實到增進團結上。

  發展的目的,最終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當前我們一定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把學習貫徹講話精神與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不斷實現新疆經濟新的提升,不斷提升新疆各族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新疆經濟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