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博鰲論壇開幕 李克強演講  >   要聞  >   正文

李克強在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開幕式演講(全文)

2014年04月10日 13:1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一是要向改革要動力。市場中蘊藏著巨大的活力,人民中蘊藏著無窮的創造力。我們將繼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建立政府權力清單制度,探索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通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建設,形成有益經驗,並複製與推廣到其他地區。這有利於放寬市場準入,更好創造營商環境,鼓勵公平競爭,建設法治經濟,也會更多釋放改革紅利,激發社會創造活力,穩定市場預期。

  開放也是改革,開放可以促進改革。我們將著力推動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擴大服務業包括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譬如,我們將積極創造條件,建立上海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進一步促進中國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和健康發展。我們將在與國際市場更深度的融合中,不斷提升對外開放的層次和水準。

  二是要向調結構要動力。圍繞縮小城鄉、區域差距和解決産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以結構改革推動結構調整。加快彌補服務業這塊“短板”,把“營改增”試點擴大到郵政電信等更多服務領域,用稅收的杠桿來培育壯大生産性和生活性服務業,更多運用社會資本,增加養老、健康、旅遊、文體等生活性服務供給。

  落實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規劃,從破解城鄉之間和城市內部二元結構問題入手,有序推進轉移人口市民化,政府加大支援力度與運用市場手段相結合,將在今年更大規模改造各類棚戶區。

  我們將推動沿海向內地梯度發展,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和重要陸路交通幹線,培育新的經濟支撐帶。著力推進整個中西部地區的鐵路、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産業轉移創造有利的條件。

  我們還將積極推動綠色工業、新能源、節能環保技術和産品開發,形成新的增長點,在此過程中堅決淘汰落後産能,緩解資源環境的瓶頸約束。擴大國家新興産業創投引導資金的規模,發揮創新驅動發展的作用,促進我國産業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著力提高生産要素産出率。

  三是要向改善民生要動力。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民生。中國13億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也是“需求的富礦”。隨著民生的改善,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不斷增強。我們需要隨著經濟發展,同步提高人民的收入,而就業是收入的來源,是民生之本,我們將實行更加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加大對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就業創業的財稅金融扶持和服務力度。

  我們已把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政策小微企業範圍的上限,由年應納稅所得額6萬元較大幅度提高到10萬元,並且還將對個體經營和企業吸納就業進一步實行減免部分稅收的政策,通過擴大就業創業來推動居民收入持續提高。我們將推動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消除群眾後顧之憂。採取鼓勵居民消費的綜合政策,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降低流通成本,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

  經過30多年的快速增長,中國經濟已進入提質增效升級的新階段。我們不僅要爬坡過坎,還要行穩致遠,集億萬人民的勇氣、智慧和力量,續寫“中國故事”新的傳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女士們,先生們!

  我們生活在一個相互依存的時代,世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相連,亞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需要合作共贏。集眾智所為,才是真正成功之道。亞洲各國應密切合作,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共襄地區發展大業,把我們共同的家園建設好,也為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做出更大貢獻。中國將永遠與亞洲各國一道,榮辱相依,休戚與共,共同開創亞洲發展新未來!

  最後,預祝本次年會取得圓滿成功!祝遠道而來的各位嘉賓和與會各位朋友工作順利、生活愉快、身體健康!謝謝!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