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黃帝故里論炎黃 馬英九“炎黃子孫”表述引熱議

2015年11月09日 08:3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領導人馬英九在“習馬會”上關於“炎黃子孫”的表述,引發此間大陸專家學者的熱議。他們表示,這對傳承和弘揚炎黃文化無疑將起到助推作用。

  11月8日,第三屆中部六省(河南、山西、安微、江西、湖南、湖北)炎黃文化論壇在黃帝故里河南省新鄭市舉行。

  “馬英九在‘習馬會’上不僅提到‘炎黃子孫’一詞,兩岸領導人會面時的背景板也是黃色的。”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任大援説,此舉足以説明炎黃文化是連接兩岸的“臍帶”。

  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7日在新加坡會面。馬英九説,“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應互助合作,致力振興中華。”

  湖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王玉德告訴記者,毫無疑問,馬英九的這番話將有助於兩岸共同推動傳承和弘揚炎黃文化。

  “臺灣人從根本上説是中國人,同為炎黃子孫,其人種特徵、性格特徵、心理結構是基本相同的。”中共湖南常德市委黨校副教授劉政湖認為,這反映出一種尋根溯源的文化訴求。他特別指出,臺灣在炎帝文化研究傳承中年齡沒有斷層,大陸方面要向臺灣學習、借鑒和吸收他們的經驗。

  炎帝、黃帝出自“三皇五帝”的説法,他們被尊稱為中華人文始祖。近年來,大陸各地都有炎帝、黃帝的相關祭拜活動,如湖北隨州、陜西寶雞、湖南炎陵對炎帝的公祭,河南新鄭、陜西黃陵對黃帝的公祭等,每年都吸引大批華人參與。在臺灣,馬英九還曾主持遙祭黃帝陵活動。

  “説明中華人文始祖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符號,具有一定的超越性。”河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張新斌表示,這種超越,體現了兩岸的超越、海外華人的超越、黨派之間的超越,以及不同宗教信眾的超越,具有一統性與凝聚性。

  在中共河南省委原書記徐光春看來,炎黃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文化、基因文化。弘揚炎黃文化,對於激勵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促進祖國統一,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響。(記者 李志全)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