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習馬會”吸引世界目光

2015年11月06日 11:23: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法國

  日前,兩岸領導人習近平與馬英九將於本月7日在新加坡會面的消息一經披露,立刻吸引了法國各界的目光,多家法國主流媒體對於此次歷史性事件均作出詳細報道。

  《世界報》4日以《北京和臺北宣告了一個歷史性的會見》為標題,以系列報道的形式,對此次“習馬會”進行了詳細的解讀。該報稱,這是自1949年以來兩岸迎來的新的歷史性時刻,“習馬會”選擇在新加坡舉行,兩岸領導人將交換彼此促進雙邊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意見。

  文章指出,面對還有兩個月就將舉行的臺灣“大選”,此次會面將對選舉結果以及臺灣未來的走勢産生深遠的影響。

  《費加羅報》的報道更多關注此次會面的細節,該報稱,此次會面將持續20分鐘,預計將不會簽署協議,但“習馬會”仍將是兩岸關係中具有歷史性及象徵意義的一次會面。

  文章指出,在會面中兩岸領導人將互稱“先生”,而不冠以其他頭銜,體現了兩岸對於領土不可分割及“一個中國”政策等問題上的共識。

  澳大利亞

  光明日報堪培拉11月5日電(記者李佳彬)兩岸領導人即將在新加坡會面的消息一齣,立刻引發了澳大利亞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無論是電視、報紙,還是社交網路,都在第一時間對此進行了報道,給予高度評價。

  《澳洲金融評論》在國際版頭條刊登了“習馬會”的有關消息。兩岸領導人將於本週六在新加坡進行歷史性會面,雙方將互稱“先生”,就兩岸事務進行溝通和交流,但預計本次會面不會發表文件,也不會簽署任何協議。報道稱,自馬英九2008年上臺之後,兩岸關係逐步回暖,兩岸也基本實現“三通”。明年年初,臺灣地區將進行領導人選舉,而大陸政策一直是島內藍綠兩派競選的核心議題。

  該報國際新聞主編托尼沃克爾還發表了題為《整個亞太都聚焦于“習馬會”》的評論文章。文章認為,本次會面顯示出大陸方面在處理臺灣問題上的靈活性,其歷史意義不可估量。澳大利亞同大陸和臺灣都保持著密切的經貿往來,澳方認為,這次會面具有積極意義,將有助於緩和當前較為緊張的南海局勢。包括澳在內的整個亞太地區,都會把關注的目光聚焦于本週末的新加坡。

  《澳大利亞人報》刊載了自1949年以來的“兩岸關係大事記”。報道稱,儘管兩岸關係近年來發展勢頭平穩,但昨天突然宣佈的“習馬會”還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此外,《雪梨先驅晨報》以及《堪培拉時報》也都在國際版頭條報道了“習馬會”的消息,表示“習先生”將在新加坡會晤“馬先生”,這次歷史性會面將會對今後的兩岸關係産生深遠影響。

  奧地利

  光明日報維也納11月5日電(記者王懷成)奧地利《標準報》5日刊發了一篇發自北京的題為《“習先生和馬先生”歷史性的會晤》的報道。文章認為,對於這兩位互不承認其官方職務的領導人來説,見面如何互相稱呼成了問題。但他們找到了解決辦法,他們將以“習先生”和“馬先生”稱呼對方。

  文章説,中國大陸和臺灣自1949年以來,形式上並未簽署和平協議。所以,在這種形勢下,兩岸領導人之間的會面本身就是進步,尤其是,他們又能以一種文明的方式互相稱呼。“習馬會”的消息出乎所有觀察家的預料。“習馬會”的時間處於一個非常微妙的時期,還不清楚,為什麼兩位領導人會選擇在這個時候,而且是在新加坡會面。

  奧地利《新聞報》發自北京的報道稱,“習馬會”既不簽協議,甚至也不發表共同的聲明。但是這場自1949年以來的首次兩岸領導人會面具有歷史性的意義。由於雙方至今仍未相互承認,所以宣佈會面的消息本身就已經是一個重大的事件。

  《維也納日報》在一篇題為《他們從沒有靠得如此近過》的文章中説,“習馬會”還沒有舉行,就已經被評論家稱讚為一次歷史性的會面了。兩位領導人出於禮節上不便的原因,互相稱呼對方為“先生”。這是1949年以來的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但是,文章指出,數年來,馬英九和他的國民黨向大陸靠近了。兩岸的政治、經濟關係得到了加強,每週有數百架次的航班往返兩岸。馬認為,只有與大陸保持穩定的關係,臺灣才能有和平,才能有繁榮。臺灣的經濟界支援他的政策,中國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很多臺灣企業家都在大陸開業建廠。(記者黃昊)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光明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