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述評:“習馬會”成局對兩岸關係的啟示

2015年11月06日 08:06: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習馬會”將登場,震撼海內外。“習馬會”如何成局,不僅備受各方關注,也啟示兩岸關係未來。

  “習馬會”之所以震撼海內外,理由清晰:它是在兩岸政治分歧尚未解決情況下舉行,難度巨大;它出乎人們的意料,想像力巨大;它是66年來兩岸領導人首度會面,里程碑意義巨大;它對區域穩定和世界和平貢獻卓著,影響力巨大。

  這一歷史性跨越如何成局,無疑成為海內外熱議話題。綜合盤點兩岸有關方、海內外輿論及有識之士的分析,其中有幾大原因值得注意。

  首先,多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海內外輿論普遍認為,此次會面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時俱進,水到渠成的結果。尤其是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發生歷史性變化,兩岸兩會重啟商談簽署23項協議,經貿合作持續深化,解決了諸多兩岸民眾關切的問題,帶給兩岸同胞實實在在的好處。這些累積的成果、奠定的基礎是促成會面的重要因素。

  其二,兩岸同胞、海外僑胞共同付出了努力。經歷了過去兩岸關係數十年的跌宕起伏,兩岸同胞期望臺海保持和平穩定,兩岸關係繼續和平發展並結出更多惠民碩果,他們成為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堅實力量。兩岸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呼籲和努力,對兩岸領導人會面順利成局,功不可沒。

  其三、兩岸雙方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建立起制度化溝通機制。過去,兩岸一度斷絕往來。2014年,國臺辦和臺灣方面陸委會建立聯繫溝通機制,開闢了兩岸溝通的新管道。在此機制下,雙方就兩岸關係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保持溝通。今年10月份,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在廣州會面時,就兩岸領導人會面進行了初步溝通,隨後雙方經過密切協商達成一致,促成會面。在短短時間內,若沒有上述溝通機制及兩岸雙方的共同努力,難以想像會面如何可能成局。

  其四、兩岸領導人胸懷大局勇於擔當。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提出由來已久,就是當前依然面臨重重阻力。如今,兩岸領導人選擇擱置爭議、克難前行,以博大開闊的胸襟、務實的態度、勇於擔當的精神和站在民族高度的歷史格局上,決定會面,有力推動兩岸關係新發展。兩岸關係需要這種態度、格局和精神。誠如習近平曾經所言,“著眼長遠,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終歸要逐步解決,總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

  “歷史自有公論”。當前,兩岸領導人選擇站在歷史潮頭,將兩岸關係推向更高潮,自然得到海內外的肯定和讚許。

  “習馬會”作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件,也給當下和未來的兩岸關係以重大啟示:要繼續夯實兩岸關係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等各方面的基礎;要順應兩岸民眾心願,獲取兩岸廣大同胞的堅定支援;要不畏艱難險阻,勇於迎難而上;要站在民族高度,以大歷史的格局,對兩岸未來作出回答。

  盛筵已擺,靜待開席。“習馬會”所帶來的啟示,值得關心兩岸的海內外有識之士細細探究。(記者 石龍洪)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中新社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