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新課綱今正式上路 反課綱學生再衝擊教育部門

2015年08月01日 08:08: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張笑非】微調過的臺灣課綱8月1日正式上路。此前一天,以學生為主的數百台灣民眾從淩晨開始,將抗議行動不斷升級。民進黨也發聲,要求撤回“違法”課綱,“教育部長”下臺。有島內輿論批評,有人將政治臟手伸向孩子。之前疑似自殺的反課綱發言人林冠華的母親也呼籲,不要以此製造社會對立和衝突。不過,抗議者已經在“教育部”搭起棚架,擺出長期抗爭的架勢。有臺灣媒體援引黨政人士的話説,微調課綱上路後挑戰才真正開始。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林冠華自殺後,數百台灣民眾7月31日淩晨聚集在“教育部”前,參與者大多是中學生。他們要求撤回課綱、撤銷對學生的提告以及“教育部長”吳思華下臺,威脅否則將採取更激烈的行動。

  臺灣“中央社”報道説,抗議者是在試圖衝擊“立法院”後,得到在野黨團支援,又返回“教育部”的。7月31日淩晨1時30分,在訴求沒有得到回應後,反課綱學生代表以預先準備好的工具破壞拒馬,攻破“教育部”正門,人潮魚貫而入,一度有400多人聚集在“教育部”前庭,席地而坐,與警方對峙到清晨,現場氣氛緊張。下午,反課綱學生又突襲了在高師大禮堂舉辦的吳連賞校長就職典禮。吳連賞是課綱檢核小組成員。

  “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7月31日在接受採訪時重申,“行政院”的立場是新版、舊版課本並行;考試不會出現有爭議部分;有爭議的部分立刻開始檢討,並強調“教育部”會持續與學生溝通。然而下午,吳思華出面和抗議群眾對話,發言卻頻頻被抗議者“殺人兇手”等喊話打斷,並被丟瓶子。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稱,在場群眾情緒相當激動,學生表示只要聽“撤或不撤”“要不要下臺”兩個答案。對話僵持近30分鐘仍無交集,最後吳思華只好回到“教育部”內,對話宣告破局。一名南投市的高中校長投書媒體感慨,自從課綱微調方案被冠上“黑箱”後,只見抗議、衝突、控訴的政治語言,反而少了專業、真誠與理性的溝通。

  對於不斷升級的反課綱衝突,民進黨要求“立法院”立即召開臨時會。據“中央社”報道,該黨主席蔡英文要求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務必促成臨時會在最短時間內召開。“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7月31日在記者會上説,“這是臺灣教育史上最悲痛最黑暗的一天”,要譴責馬英九和吳思華的一意孤行。民進黨主張撤回“違法”課綱,且吳思華下臺。有島內分析人士認為,從反課綱學生的口號、訴求到衝擊“教育部”“立法院”的行為,可以看出這些民進黨的“青年團”有意複製“太陽花學運”,營造一種“去年大學生反國民黨,今年中學生反國民黨”的印象。據報道,因國民黨團堅持週一開黨團大會做決定,“立法院”朝野黨團協商破局。

  “政治臟手為何伸向孩子?”臺灣《聯合報》的評論文章説,我們可以自由自在地表達意見,但總應該有個底線。不滿就可以侵門踏戶?明知孩子們涉世未深、真率熱情,為何還伸出政治臟手擾動一池春水?蔡英文説,“執政者”都不願積極正面響應課綱問題,但當“教育部”想面對面溝通時,在野黨除了將孩子推上第一線還做過什麼?

  與“太陽花學運”時相比,此次臺灣社會“冷眼旁觀”者居多。就連林冠華的母親,也沒有因此辱罵當局和國民黨,反而呼籲大家不要以她孩子的過世來製造社會的對立與衝突。據“中央社”報道,一名周姓男學生的父母親7月31日淩晨想把孩子帶離抗議現場,但遭到兒子怒嗆,甚至引爆肢體衝突。但當島內媒體對一些參與抗議的孩子採訪時,他們卻説不清到底在反對什麼。這名周姓學生的母親含淚哭訴,要政治人物不要再利用孩子。

  《聯合晚報》評論説,反課綱學生提出三大訴求,等於是用林冠華的死,脅迫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以達到訴求目的。“教育部”無論答應與否,都面臨兩難。但問題不在於“教育部”怎麼決定,而在於2015年的臺灣,竟還需要用死者爭取選票,這無疑是對民主的一大諷刺。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黃露佳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黃露佳

原稿件來源:環球時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