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廠窖慘案”倖存者回憶侵華日軍罪行(圖)

2015年06月25日 23:3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廠窖慘案”倖存者全伯安

“廠窖慘案”倖存者全伯安。(台灣網 王怡然 攝)

  台灣網6月25日訊(記者 王怡然) 6月24日,湖南省南縣廠窖鎮,高溫33度,“你們趕上我們這裡最熱的一天了。”接待第12屆海峽兩岸媒體採訪團的工作人員説。

  廠窖鎮位於洞庭湖西北濱,三面臨水,形如半島。小鎮扼洞庭湖西北水路要衝,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1943年,日軍為了打通宜昌至武漢的長江航線,奪取中國的糧倉,迫使中國政府投降,于5月5日至6月10日發起“江南殲滅戰”,主要是殲滅國民黨部隊第73軍,第44軍等部。

  日軍發動“江南殲滅戰”後,分多股兵力由湖北進犯湖南,最後在廠窖形成一個合圍圈。當時,駐守華容、南縣、安鄉的國民黨第73軍等部主力1萬多人奉命撤退準備西渡常德,以擺脫日軍的圍追堵截,剛到廠窖,便被逼入這狹長的半島。被逼入這半島的,還有湘鄂兩省隨軍湧來的2萬多難民,加上當地居民2萬餘人,整個廠窖被包圍的軍民共有5萬餘人。

  5月9日至12日的三天時間裏,侵華日軍在廠窖殘酷殺害中國軍民3萬多人,摧殘致傷3千余人,強姦婦女2千多人,燒燬房屋3千多間,炸沉、燒燬船隻2500多艘,震驚中外!

  今年89歲的全伯安老人就是“廠窖慘案”的一名倖存者,當時他17歲,“三天三晚,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軍民,他們全部殺,河水都變成了紅色。我記得當時,從太白洲到龔家港下河口,25華里的河裏擠滿了大船小船,1943年5月9號清晨,日本鬼子的飛機往這條河丟炸彈、丟火彈、機槍掃射,500米寬的河道裏浮滿了死屍、船板、布匹、糧食、衣物。幾天後,這條河臭氣難聞、慘不忍睹。日軍在南縣廠窖殺人有好幾種方式,一種是把難民成串捆綁,再用汽艇將人拖入河中淹死。”

  87歲的王書文老人回憶説,當時日本飛機進行了多次低空掃射,見人就扔炸彈,村裏火光沖天,許多老百姓就是這樣被活活炸死或者活活燒死的。自己當年和家人跑到防空洞躲避日本兵,被發現後全家都被趕到湖裏,只有他僥倖存活下來。

  “當時日軍實行燒光、搶光、殺光的三光政策,我們的同胞有被日軍用火燒死的,用水淹死的,用槍打死的,捉去強暴後殺死的,一共有3萬多人。”現年86歲的彭旗回憶起那場生死劫難,仍然滿腔怒火。(完)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何建峰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何建峰

原稿件來源:台灣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