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陳水扁出獄攪動臺灣 島內外憂慮政治效應

2015年01月06日 10:21: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因腐敗醜聞被判刑20年的臺灣“前總統”陳水扁5日走出牢門。此時,他服刑剛滿6年,應執行的10億新台幣罰金和非法所得有9.84億尚待執行。臺灣“法務部”的説法是,陳水扁因病情惡化被批准為期一個月的保外就醫,馬英九當局表示尊重這一決定,但島內外普遍認為,釋放陳水扁是一個政治選擇。陳水扁出獄的背景是去年11月的島內“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敗,馬英九被迫辭去黨主席,許多分析人士認為,藍營試圖做出“政治和解”姿態,取悅更多選民,準備2016年“大選”。但陳水扁顯然不是一隻和平鴿,他鼓吹“臺獨”、挑釁北京和華盛頓,被認為導演“兩顆子彈”翻轉選舉,即使服刑期間也鬧出“毛巾懸梁自殺”事件,美國華文媒體擔憂,出了牢籠的陳水扁會不會從一條蟲變成一條龍?昨天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多名專家認為,陳水扁肯定不甘寂寞,會攪動島內政治,但他不可能實質性破壞兩岸和平大勢,2015年已不是2004年,更不是2000年。

  5日下午,陳水扁坐著輪椅被推出臺中監獄,媒體記者、他的一些鐵桿支援者以及看熱鬧的人擁擠在監獄外面,場面一度混亂。一名島內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説,陳水扁很聰明,知道保持靜默才能在監獄外待得更久,他全程沒講話,對支援者只是簡單揮手,鑽進汽車後絕大多數時間車窗緊閉。

  親綠媒體將這一幕稱為“史上最受矚目的保外就醫釋放大戲”,還稱陳水扁當天抵達高雄——民進黨長期控制的地盤——住所時,“數千人迎接”。臺灣“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5日稱,不能忽略陳水扁曾犯罪,“像迎神一樣迎接他保外就醫,還塑造他受冤獄的形象,就是價值觀錯亂”。

  “聲名狼藉。”香港《南華早報》5日報道陳水扁出獄時最先強調的是他的貪腐。2008年5月20日陳水扁下臺半小時就被特偵組偵辦,次年被判貪污罪名成立,判處有期徒刑20年。其妻吳淑珍也被判貪污罪,但由於高位截癱、體弱多病不便入監服刑。陳水扁之子陳致中因偽證罪被判刑3個月,後獲准改為社會勞動。臺灣“華視”報道説,扁家海外2億不法所得,陳致中至今一塊錢都沒有匯回臺灣。

  5日,“美國之音”在大標題中將陳水扁稱為“反中國的煽動者”。報道説,現年65歲的陳水扁2000年至2008年執政期間推動“去中國化”,北京非常憤怒,“因為他不認同一個中國,還鼓吹新憲法推動‘臺獨’,這種對抗使得多數對話變得不可能”。報道説,陳水扁還激怒了美國,美國希望兩岸關係強化,華盛頓之後限制陳水扁訪問拉美時過境美國。

  臺灣“法務部”5日臨近中午時宣佈通過陳水扁的保外就醫,初步核準時間為30天,相關部門將在一個月後對陳水扁的病況進行評估,以決定是延長保外醫治時間還是將陳水扁送回監獄服刑。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稱對此感到“欣慰”。國民黨前“立委”邱毅批評馬英九政府失去立場,國民黨人、前臺北市長郝龍斌則在“臉譜”留言,力挺陳水扁保外就醫,聲稱真心希望臺灣從此朝野或不同立場的雙方,都能學習彼此尊重。

  臺灣“總統府”5日稱,府方一向尊重法務部,“依照醫療專業和法律規定所做的決定”。島內資深媒體人唐湘龍表示,放出陳水扁本來就是個政治問題,“保外就醫”純粹只是個藉口而已,是一個藍綠在政治上的默契,大家不需要騙自己。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説,一些政治分析師表示,核準陳水扁保外就醫的決定反映出,繼去年11月在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中大敗後,國民黨內部希望擴大對不同選民群體的吸引力。報道援引臺灣學者王思為的話稱,國民黨急於改頭換面以爭取更多中間選民。國民黨希望強化自身的中立形象,釋放政治影響力已微乎其微的陳水扁則有助於這一努力。

  香港《商報》5日稱,“九合一選舉”顯示,政治和解成為島內政治共識,得到多數選民響應,扁迷借力使力,把政治和解詮釋為釋放阿扁。而攻城略地、氣焰高漲的民進黨,亦乘勝追擊為阿扁鳴冤叫屈,大肆渲染其病重甚至隨時會死在監獄的誇張言論,前“副總統”呂秀蓮更以絕食步步相逼。相反,敗選落得斯人獨憔悴的馬英九,需要轉移敗選焦點,也需要擺脫“關死”阿扁的人權罵名,更需要挽回民意。因此,曾將陳水扁視為政治提款機的他,不得不失守“司法關”,對“法務部”允許扁家推薦的7個醫生參加鑒定小組視而不見,做出政治妥協“放了”阿扁。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梁行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梁行

原稿件來源:環球時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